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鱼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鱼对身体好。
-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幼儿正确的吃鱼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鱼类食物的喜爱之情,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吃鱼的经历。
- 物质准备:
- 各种鱼的图片、视频资料,如金鱼、鲫鱼、鲈鱼、带鱼等。
- 鱼肉模型、鱼骨模型、塑料刀叉若干套。
- 烹饪好的鱼肉若干盘,如清蒸鱼、红烧鱼等。
- 制作“我爱吃鱼”主题墙的材料,如彩色卡纸、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模仿小鱼游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各种鱼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呀?你们喜欢吃鱼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吃鱼的感受和经历。
(二)展开部分
- 认识鱼的营养价值
- 播放一段关于鱼的营养价值的视频,向幼儿介绍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小朋友的身体发育非常有好处,如可以让小朋友长得更高、更聪明,身体更健康等。
- 结合图片,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鱼的营养价值,如:“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我们的大脑发育很有帮助;鲈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多吃能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 观察鱼的外形和结构
- 展示鱼肉模型和鱼骨模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如鱼有头、身体、尾巴、鱼鳍等。
- 向幼儿讲解鱼的身体结构,如鱼头里面有鱼脑,鱼身体里有鱼肉和鱼刺等,并让幼儿用手触摸模型,感受鱼的外形和结构。
-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鱼的时候要小心鱼刺吗?”引导幼儿思考鱼刺在鱼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让幼儿明白鱼刺很容易卡在喉咙里,所以吃鱼时要特别注意。
- 学习正确的吃鱼方法
- 教师示范正确的吃鱼方法:先用筷子或勺子把鱼肉轻轻夹到碗里,然后用筷子把鱼肉分成小块,慢慢送进嘴里,咀嚼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着急,如果不小心吃到了鱼刺,要马上吐出来,千万不要往下咽。
- 请个别幼儿上前模仿教师的吃鱼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强调吃鱼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给每组幼儿提供一些鱼肉模型和塑料刀叉,让他们练习用正确的方法吃鱼,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 品尝鱼肉
- 教师将烹饪好的鱼肉端到桌子上,让幼儿闻一闻鱼肉的香味,激发幼儿的食欲。
- 提醒幼儿吃鱼时要注意安全,按照正确的方法品尝鱼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口味的鱼肉,如清蒸鱼的清淡、红烧鱼的鲜美等,并引导幼儿说一说鱼肉的味道。
- 在幼儿品尝鱼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对鱼肉的喜好,以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 讨论挑食的危害
- 引导幼儿讨论:“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吃鱼,只喜欢吃其他的食物,这样好不好呢?”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师向幼儿讲解挑食的危害,如会导致身体缺乏各种营养,长得瘦小、容易生病等,教育幼儿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什么食物都要吃,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棒的。
- 制作“我爱吃鱼”主题墙
- 教师为幼儿提供彩色卡纸、绘画工具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我爱吃鱼”主题墙。
-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鱼,或者画出自己吃鱼的样子,然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总结鱼的营养价值和正确的吃鱼方法,强调不挑食、不偏食的重要性。
- 再次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模仿小鱼游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一些关于鱼类的绘本,供幼儿在自主活动时间阅读,进一步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观察各种鱼,了解鱼的价格和烹饪方法,并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吃鱼知识。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与鱼相关的材料,如彩泥、手工纸等,让幼儿制作各种鱼的手工作品,加深对鱼的认识和喜爱。
- 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品尝鱼肉和使用刀叉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中班健康活动“我爱吃鱼”,幼儿不仅了解了鱼的营养价值,掌握了正确的吃鱼方法,还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延伸,将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了幼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爱上吃鱼,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
标签: #中班健康我爱吃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