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后视镜拍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熟练掌握使用手机或相机通过后视镜进行拍照的操作技巧,包括角度调整、对焦等。
- 学会运用后视镜拍照技巧拍摄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照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不同视角带来的拍摄效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识。
-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拍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学重点
- 掌握后视镜拍照的操作技巧,如正确的握持设备、调整角度和对焦。
- 引导学生发现后视镜拍照的独特视角,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 教学难点
-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后视镜拍照技巧,突破常规思维,拍摄出富有个性和艺术感的照片。
- 帮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根据不同场景和主题,灵活运用光线等元素提升作品质量。
- 讲授法:讲解后视镜拍照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后视镜拍照的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方法。
-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拍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拍摄作品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想法,互相学习和启发。
- 展示一些通过后视镜拍摄的精彩照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汽车内后视镜反射出窗外美丽的风景,呈现出一种对称与错位的美感;或是外后视镜捕捉到车旁有趣的人物动态,充满生活气息。
- 提问学生:“这些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引导学生思考后视镜拍照带来的独特视角。
- 介绍后视镜拍照的原理
后视镜作为一种反射工具,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拍摄视角,利用后视镜拍照,可以将原本平凡的场景变得富有创意和层次感。
- 讲解使用手机或相机进行后视镜拍照的操作要点
- 握持设备:保持稳定是关键,可以将手肘靠在车窗上,或者利用车内的支撑物,如扶手等,来稳定手机或相机。
- 角度调整:通过调整手机或相机与后视镜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尝试从低角度向上拍摄,能突出主体的高大;从高角度向下拍摄,则可以展现更广阔的场景。
- 对焦:由于后视镜反射的光线可能会导致对焦不准确,所以要注意手动调整对焦,可以点击屏幕上的主体进行对焦,确保拍摄主体清晰锐利。
(三)示范操作(10 分钟)
- 教师选择车内合适的位置,以车窗外的景物为拍摄对象,进行后视镜拍照的示范。
- 边操作边讲解每一个步骤,如调整手机角度、对焦、构图等。
- 拍摄完成后,展示拍摄的照片,并分析照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拍摄效果。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确保学生理解操作过程。
- 学生分组,每组 2 - 3 人,进入车内进行后视镜拍照练习。
-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场景,如车窗外的风景、路边的建筑、行人等。
-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操作技巧,尝试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方式,拍摄出至少 5 张照片。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拍摄出独特的作品。
- 每组挑选出 2 - 3 张优秀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
- 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拍摄思路和技巧,如拍摄角度的选择、想要表达的主题等。
-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从构图、创意、色彩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通过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拓宽创作思路,提高审美水平。
(六)总结与拓展(5 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后视镜拍照的原理、操作技巧和创意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运用后视镜拍照技巧,发现生活中的更多美好瞬间,并尝试将不同的拍摄视角与其他摄影技巧相结合,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拍摄的后视镜照片,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如 Snapseed、VSCO 等)进行后期调整,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并将处理后的照片分享到班级群中。
教学资源
-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图片和视频。
- 手机或相机若干,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 一些通过后视镜拍摄的优秀摄影作品,用于导入和作品分析环节。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后视镜拍照这种独特的摄影方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了实践操作,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拍摄出一些具有创意的照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作品展示与讨论环节,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摄影作品,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对光线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照片效果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光线等摄影元素的讲解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拍摄主题和场景,不断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标签: #后视镜拍照教学设计
(四)学生实践(20 分钟)
(五)作品展示与讨论(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