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我站在山坡上》的旋律,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和音符。
- 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了解简单的音乐创作知识,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型或歌词。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哼唱、跟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
-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鼓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学会演唱《我站在山坡上》,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体会歌曲的情感内涵,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 教学难点
- 准确表现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使演唱更加生动。
-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音乐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 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节奏把握和情感表达,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多次哼唱、跟唱、分组演唱等方式,巩固所学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演唱风格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孩子们在山坡上玩耍的视频,视频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展现出孩子们活泼、快乐的场景。
-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视频里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在山坡上玩耍过呢?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山坡上的快乐时光,分享自己的感受。
引出课题《我站在山坡上》:“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我站在山坡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中小朋友们在山坡上玩耍的快乐吧!”
(二)歌曲介绍(3分钟)
- 简单介绍《我站在山坡上》这首歌曲:这是一首具有童趣的歌曲,旋律轻快、活泼,歌词描绘了小朋友们站在山坡上,看着远方、吹着风、自由自在玩耍的情景,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 介绍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如果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初听歌曲(5分钟)
播放歌曲《我站在山坡上》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
-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想象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山坡上。
听完歌曲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歌曲带来的感受,如欢快、活泼、轻松等,并感受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
(四)节奏学习(8分钟)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拍手。
- 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型,如:X X | XX XX | XXXX X | 等。
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型单独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 采用拍手、跺脚、拍腿等方式,让学生分别模仿不同的节奏型,反复练习,掌握节奏的准确时值。
- 进行节奏接龙游戏,老师说出一个节奏型,学生依次模仿,看谁反应快,节奏打得准确。
(五)旋律学习(10分钟)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句旋律:“我站在山坡上,看着小远方”。
-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唱,轻轻哼唱旋律,感受音高的变化。
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
- 第二句“心儿像小鸟,飞向那远方”,注意“心儿”的音准和“飞向”的旋律走向。
- 第三句“风儿吹过来,飘过我脸庞”,强调“风儿”的装饰音和“飘过”的节奏把握。
- 一句一句教唱完后,带领学生完整地哼唱几遍第一部分的旋律,及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用同样的方法教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旋律,让学生逐步熟悉整首歌曲的旋律。
(六)歌词学习(8分钟)
结合旋律,一句一句地教学生朗读歌词。
- 在教读过程中,解释一些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 “看着小远方”中的“小远方”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那种遥望远方、充满憧憬的感觉。
朗读几遍歌词后,让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歌词,注意咬字清晰。
(七)完整演唱(10分钟)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我站在山坡上》。
- 教师在旁边倾听,及时发现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不足。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 如果学生音准有问题,就单独拎出唱错的音,进行强化练习;如果节奏把握不好,就再次强调相关节奏型的练习。
再次让学生完整演唱,鼓励学生尽量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
(八)情感处理(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问:“这首歌曲中小朋友们在山坡上玩耍,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才能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呢?”
-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 强调要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来演唱,突出歌曲中那种自由自在、充满欢乐的情感。
- 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表情和动作,如微笑、点头、摆手等,增强情感的表达。
(九)拓展与创作(7分钟)
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 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每个小组可以尝试在歌曲的某些部分加入不同的节奏型,如在间奏处或者重复的段落。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节奏。
请各小组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型,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和交流。
-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尝试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
- 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站在山坡上,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把这些内容编成歌词。
- 同样分组进行创作,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小组创编的歌词,大家一起欣赏。
(十)课堂总结(2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歌曲《我站在山坡上》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以及节奏和歌词的创编。
- 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 全体学生再次充满感情地演唱《我站在山坡上》,结束本节课。
教学资源
- 《我站在山坡上》的音乐音频和视频。
- 钢琴。
-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我站在山坡上》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节奏学习和旋律教唱环节,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了歌曲的难点,拓展与创作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装饰音的表现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情感和通过音乐表达自我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标签: #我站在山坡上歌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