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胸膛、搀扶、祭奠”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借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的深情厚谊。
-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难点
- 体会中朝人民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及这种感情产生的原因。
- 学习作者借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抗美援朝战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氛围。
-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岁月,看看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亲人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噩耗、刚强、大嫂、篮子、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胸膛、搀扶、祭奠”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
- 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噩耗”,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再详细解释: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时,回忆了哪几件事?
-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概括并板书:
- 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 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5分钟)
学习“大娘送打糕”部分(第1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谊?
-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重点词句分析:
- “几夜没合眼”说明大娘为了给志愿军送打糕,已经非常疲惫,但她依然坚持着,体现了大娘对志愿军战士的关爱。
- “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娘和全村妇女送打糕时的艰难和危险,突出了她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
-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给我们送吃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通过志愿军战士的诉说,直接表达了对大娘的感激之情。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大娘对志愿军的关爱以及志愿军对大娘的感激之情。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雪中送炭”?让学生体会在战争的艰难时刻,朝鲜大娘送来打糕的重要性,进一步感受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小金花救老王”部分(第2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金花为救老王做了什么?从她的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分析:
-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这是志愿军战士对小金花的赞扬,同时也表现出小金花平时的刚强。
-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勇敢和对敌人的仇恨,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对志愿军战士的深厚情谊,因为她知道志愿军战士是来帮助她们打击敌人的,所以她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作对志愿军的支持。
- 分角色朗读志愿军战士和小金花的对话,体会他们之间的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小金花为什么刚强又为什么落泪?让学生深入理解小金花复杂的情感,感受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学习“大嫂挖野菜”部分(第3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重点引导:
- “您为了我们,失去了双腿,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志愿军战士的这段话直接抒发了对大嫂的感激和赞美之情,也点明了中朝情谊的深厚。
-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通过对大嫂动作和志愿军战士语言的描写,体现了大嫂对志愿军的关爱以及志愿军对大嫂的不舍和感激。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大嫂的艰辛以及志愿军对大嫂的感恩之情。
- 让学生说一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具体指的是什么,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0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这三件事是如何体现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的?
-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这三件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朝鲜人民在战争期间对志愿军战士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还是勇敢地救助伤员,又或是不顾自身安危挖野菜,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谊,而志愿军战士也同样对朝鲜人民怀着深深的感激和不舍,这种情谊跨越了国界,比山高比海深。
-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再次感受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深厚情谊。
(五)拓展延伸(5分钟)
- 展示一些抗美援朝战争中其他感人的故事或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朝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并肩作战和深厚情谊。
-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以“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六)布置作业(5分钟)
-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仿照课文,运用借叙事抒情的方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身边亲人或朋友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体会到了中朝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句等方式来感悟文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希望这份教学设计能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标签: #再见了 亲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