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能够准确观察并描绘出人体主要骨骼的形态和位置。
- 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比例的把握等,画出较为清晰的人体骨骼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图片、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讨论,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在绘画实践中,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幼儿对人体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让幼儿感受人体骨骼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认识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如头骨、脊柱、肋骨、四肢骨等。
- 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人体骨骼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 教学难点
- 准确把握人体骨骼的比例和形态特征,画出较为逼真的骨骼图。
- 引导幼儿在绘画中体现出骨骼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观察人体骨骼的结构,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
-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绘画人体骨骼的步骤和技巧,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绘画方法。
-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实际绘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教学准备
- 人体骨骼模型若干个,可供幼儿近距离观察和触摸。
- 不同角度、不同部位的人体骨骼图片,包括正面、侧面、背面等,用于展示骨骼的整体和局部结构。
- 关于人体骨骼的科普视频,如《人体的奥秘之骨骼篇》,帮助幼儿更生动形象地了解骨骼知识。
- 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油画棒、画纸等,为幼儿绘画人体骨骼提供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个简单的身体运动,如弯腰、伸展手臂、转动脖子等。
- 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里有一个东西在帮助我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起幼儿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人体骨骼)
展示一个人体骨骼模型,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认识我们身体里的骨骼,它就像一个坚固的架子,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能够自由活动。”
(二)观察与认知(10 分钟)
教师将人体骨骼模型放在教室中间,让幼儿围坐在一起,仔细观察骨骼模型。
- 引导幼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观察骨骼的各个部位,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骨头?它们都长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手指指出相应的部位。
结合人体骨骼图片,向幼儿介绍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
- 头骨:保护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安全帽🧑🦲
- 脊柱:由许多小块骨头组成,是身体的中轴,让我们能够挺直身体🚶♂️
- 肋骨:围成胸腔,保护心脏、肺等重要器官❤️
- 四肢骨:包括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手骨,下肢的股骨、胫骨、腓骨、脚骨,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动作,如走路、拿东西🤸♂️
- 一边介绍,一边用手指在模型上指出相应的部位,让幼儿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深入探究(12 分钟)
播放关于人体骨骼的科普视频,让幼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和特点。
- 视频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你们从视频里学到了什么?骨骼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 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骨骼不仅支撑身体,还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同时骨髓还能制造血细胞。
引导幼儿观察骨骼的形状和特点:
- 提问:“骨骼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让幼儿发现不同部位的骨骼形状不同,有的是长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是扁的,有的是不规则的。
-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骨骼要有这些不同的形状呢?”引导幼儿思考骨骼形状与它所承担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绘画示范(10 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画人体骨骼:
- 画出人体的大致轮廓,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身体的形状,如椭圆形的头部、长方形的身体、圆柱体的四肢。
- 从头部开始画头骨,用曲线和折线画出头骨的轮廓,强调头骨的圆形和不规则形状。
- 然后画脊柱,用一条弯曲的线表示脊柱的位置,注意脊柱的弯曲方向和起伏。
- 再画肋骨,用弧线围绕胸部画出肋骨的形状,体现出肋骨的排列和弧度。
- 最后画四肢骨,分别画出上肢和下肢的骨头,注意骨头的长短、粗细和关节的位置。
- 在绘画过程中,一边画一边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如线条要流畅、比例要合适、关节处要画清楚等。
提醒幼儿在绘画时要注意:
- 先画骨骼的主要轮廓,再逐步添加细节。
- 注意骨骼的大小、长短、粗细比例,尽量画得准确。
- 用线条表现出骨骼的立体感,可以通过线条的疏密、轻重来体现。
(五)幼儿绘画实践(15 分钟)
给幼儿发放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幼儿开始绘画人体骨骼。
-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根据自己对人体骨骼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可以画完整的人体骨骼,也可以只画局部。
-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绘画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再次示范某个部位的画法,或者给予一些启发和建议,如“你可以想一想这个骨头像什么形状?怎么把它画出来?”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整洁,正确使用绘画工具。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 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区。
- 请每位幼儿介绍自己画的人体骨骼,说一说画的是哪些部位,为什么要这样画。
- 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可以从画面内容、绘画技巧、想象力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我喜欢你画的这个骨头,线条很流畅”“你画的肋骨很像,我觉得还可以再画得粗一点”。
-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表扬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的对人体骨骼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幼儿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如比例不准确、线条不清晰等,提出改进的建议,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绘画中不断进步。
(七)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骨骼的作用以及绘画人体骨骼的方法和技巧。
- 再次强调人体骨骼的重要性,提醒幼儿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好骨骼,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受伤,多吃富含钙的食物等。
-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自己的身体,探索人体的奥秘,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关于人体骨骼的材料,如拼图、手工模型等,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和操作,加深对人体骨骼的认识。
- 开展关于保护身体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如何预防骨骼受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 鼓励幼儿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制作人体骨骼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向他们介绍人体骨骼的知识。
标签: #大班画人体骨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