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jiayaozb.com320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一篇经典的抒情散文,作者茅盾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抒发了对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之情,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运用娴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优秀文本。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托物言志这种较为含蓄的写作手法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浓厚的兴趣,渴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开垦”“主宰”“倦怠”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段。
    • 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描写白杨树的语句,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与文章主旨的融合。
    2. 教学难点
      • 准确把握白杨树与北方抗日军民之间的联系,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3分钟)
        • 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杨树的外形特征,提问学生对白杨树的初步印象。
        • 引出课题《白杨礼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白杨树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
        •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5分钟)
        • 分组研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白杨树外形、色彩、气质的语句,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
        •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
      4. 深入探究,理解象征意义(15分钟)
        • 提出问题: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文章背景和相关语句,探究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抗日军民,象征着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进一步探讨象征手法的作用,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5. 拓展延伸(5分钟)
        • 展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梅花、竹子等,让学生思考它们象征着什么品质。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某种品质的赞美。
      6. 课堂小结(3分钟)
        •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回顾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 强调白杨树所代表的精神以及对我们的启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白杨树的品质。
      7. 布置作业(2分钟)
        • 背诵课文第7段。
        •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以“蜡烛赞”为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特色说明

        1. 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
        3. 结合情境教学:展示白杨树图片、创设相关情境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白杨树的特点,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 拓展延伸与写作训练相结合:通过拓展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及时巩固所学的托物言志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白杨礼赞》,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标签: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