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九年级现代诗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走进诗意殿堂

jiayaozb.com30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包括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鲜明等。
    • 掌握现代诗的朗读技巧,如节奏、语调、重音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现代诗。
    • 学会分析现代诗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的情感。
    • 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掌握现代诗的朗读技巧。
      • 学会分析现代诗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诗中复杂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鼓励学生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个性,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情感。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讲授法:讲解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赏析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诗歌学习的框架。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 展示一些经典现代诗的图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诗歌的初步印象。
      3.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现代诗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现代诗的定义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2. 现代诗的特点
        • 形式自由:现代诗没有固定的格律要求,行数、字数、段落等都可以根据诗人的创作需要自由安排。
        • 内涵丰富:现代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
        • 意象鲜明: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寄托情感和表达思想,意象是现代诗的核心元素。
        • 语言简洁: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三)朗读感悟(15分钟)

        1. 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教师进行范读,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语调、重音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的“轻轻的”要读得轻柔缓慢,读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不舍。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 全班齐读,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四)意象分析(20分钟)

        1. 引导学生找出《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潭水”等。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它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 “云彩”象征着诗人的梦想和追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 “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像新娘一样美丽,这一意象表现了康桥的美丽和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
          • “青荇”在水底招摇,自由自在,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的心灵。
          • “潭水”深沉、清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4. 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5. (五)诗歌赏析(20分钟)

          1. 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引导学生从诗歌的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赏析。
          2. 主题探讨
            • 提问学生: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致橡树》通过对橡树和木棉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爱情和人格的追求。
          3. 语言品味
            •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分析其语言特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句诗运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平等爱情的渴望。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4. 结构分析
            • 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诗歌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 让学生明白诗歌采用对话的形式,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地表达了主题。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现代诗的特点、朗读技巧、意象分析和诗歌赏析方法等。
            2. 强调现代诗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现代诗,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里。
            2. 仿照《致橡树》,写一首表达自己对某种情感或事物看法的现代诗,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现代诗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 相关的现代诗集,如《繁星·春水》《新月集》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现代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和赏析方法,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和朗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诗歌创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如现代诗与其他文学体裁的比较、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等,让学生对现代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这份教学设计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九年级现代诗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