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中班幼儿了解常见的卫生安全知识,特别是与防疫相关的内容,如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等。
-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通过游戏、儿歌、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疫卫生安全知识,激发他们对健康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 认识口罩,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佩戴口罩以及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等。
- 难点
- 如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卫生安全规则,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 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防疫概念,如病毒、细菌等,并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他们解释。
-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展示洗手、佩戴口罩等操作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防疫卫生安全知识。
-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洗手大比拼”“口罩小卫士”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 儿歌故事法:教幼儿唱防疫卫生安全儿歌,讲述相关故事,让幼儿在欢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情节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有关洗手、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图片、视频资料。
- 洗手液、肥皂、不同类型的口罩若干(儿童专用)。
- 制作洗手步骤图、口罩佩戴方法图,以及相关的头饰(如病毒、细菌、洗手小精灵、口罩小卫士等)。
-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 播放一段小朋友们在户外活动的视频,视频中有的小朋友在玩耍后直接用手揉眼睛、有的小朋友在咳嗽时没有捂住口鼻等。
- 提问幼儿:“视频里的小朋友们这样做对不对呀?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疫卫生安全。
- 借助图片或简单的动画,向幼儿介绍病毒和细菌是什么样子的,告诉他们病毒和细菌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用眼睛看不见,但它们可能会让我们生病😷。
- 举例说明病毒和细菌是如何传播的,比如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脏东西等方式,让幼儿明白保持卫生的重要性,不然病毒和细菌就会跑到我们身上来。
- 直观演示
- 教师先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洗手步骤:挽起袖子,打开水龙头,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指关节、手腕等部位,每个部位都要搓到,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如手心手背要用力搓,手指缝要仔细搓等。
- 儿歌辅助
- 实践操作
- 认识口罩
- 展示不同类型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儿童专用口罩等,向幼儿介绍口罩的作用是可以阻挡病毒和细菌,保护我们的小嘴巴和小鼻子👃。
- 让幼儿观察口罩的形状、颜色、材质等,引导他们说一说口罩看起来像什么。
- 佩戴演示
- 教师亲自示范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先将口罩的蓝色(或深色)面朝外,白色面朝内,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然后将口罩罩住口鼻,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脸部贴合紧密,最后拉开口罩下方的边缘,覆盖住下巴😷。
- 一边示范一边强调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如口罩要完全遮住口鼻、佩戴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内侧等。
- 游戏巩固
- 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向幼儿介绍其他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早晚刷牙等。
- 展示一张小朋友指甲长长的图片,问幼儿:“这样的指甲里会藏很多细菌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回答要勤剪指甲。
- 讲述一个小朋友随地吐痰后生病的小故事,让幼儿明白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
- 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卫生好习惯,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并告诉幼儿养成这些好习惯,我们就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正确洗手方法、口罩的佩戴、个人卫生习惯等,提问幼儿一些关键问题,如“洗手要洗几个部位呀?”“口罩怎么戴才是正确的?”让幼儿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 强调防疫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保持卫生,这样才能远离病毒和细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给表现优秀的幼儿颁发小奖品,如贴纸或小玩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全体幼儿提出希望,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防疫卫生小能手。
- 在班级的洗手池旁张贴正确的洗手步骤图,方便幼儿随时对照学习。
-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一些与防疫卫生安全相关的材料,如拼图、绘本等,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请幼儿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防疫卫生安全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并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些亲子卫生小任务,如一起洗手、一起检查指甲等,形成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 对于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洗手力度不够、口罩佩戴不规范等,要耐心指导,给予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
- 在使用洗手液、肥皂等物品时,要注意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避免浪费和滑倒等意外情况发生,要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尽量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确保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防疫卫生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二)认识病毒和细菌(10 分钟)
(三)学习正确洗手方法(15 分钟)
教幼儿唱洗手儿歌:“手心手背搓一搓,手指缝里也搓搓,手腕也要洗一洗,细菌全部都跑掉。”让幼儿在欢快的歌声中记住洗手的方法。
给每个幼儿发放洗手液或肥皂,让他们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洗手,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洗手的顺序和力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洗手。
(四)认识口罩及正确佩戴方法(15 分钟)
开展“口罩小卫士”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幼儿作为“口罩小卫士”,教师发出指令,如“咳嗽时”“去医院时”“人多的地方”等,“口罩小卫士”要迅速正确地佩戴好口罩,其他幼儿进行监督,最先完成且佩戴正确的“口罩小卫士”所在小组获得一颗小星星奖励,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加熟练地掌握口罩的佩戴方法。
(五)个人卫生习惯培养(10 分钟)
(六)总结与巩固(5 分钟)
教学延伸
注意事项
标签: #防疫卫生安全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