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会认“颈、厉”等 8 个字,会写“郑、厉”等 12 个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动物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体会白鹅性格特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并能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鹅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猜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
- 谜底:鹅。
- 同学们,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谁能说一说你对鹅的印象?(请几位同学回答)
展示一些鹅的图片或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鹅的外形和姿态。
- 大家看,这些鹅是不是很有趣?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一起去认识一只特别的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读音和书写姿势。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颈、厉、吭、吠、苟、倘、脾、供。
- 指名认读,正音。
- 开火车读、小组读,巩固读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
- 结合上下文:“厉声叫嚣”中“厉”可以联系上下文,鹅大声叫嚷,很凶的样子,厉”是“严厉”的意思。
- 找近义词:“倘若”的近义词是“假如”,倘若”就是假如的意思。
- 动作演示:“引吭大叫”,老师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做出鹅叫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吭”就是喉咙的意思。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鹅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从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来写白鹅。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白鹅的姿态
-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 思考:这一段是如何描写白鹅的姿态的?
- 学生回答:“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作者开篇就点明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 追问: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白鹅的高傲?
- 引导学生找出:“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白鹅伸长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高傲。
-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鹅高傲姿态的惊叹。
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白鹅的叫声
- 自由朗读第二至三自然段,思考: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 学生回答:白鹅的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 追问: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引导学生找出:“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白鹅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的特点。
- 分角色朗读,体会白鹅叫声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白鹅的情感。
学习第四自然段:白鹅的步态
-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 思考:白鹅的步态有什么特点?
- 学生回答:白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 追问:作者是如何描写白鹅步态的?
- 引导学生找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 教师总结: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鹅的步态比作京剧里净角出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鹅步态从容、大模大样的特点,同时通过描写白鹅傲然站着、毫不相让甚至咬人的动作,进一步突出了白鹅的高傲。
- 播放京剧净角出场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然后模仿白鹅的步态,加深理解。
-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白鹅步态的高傲。
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白鹅的吃相
- 默读第五至七自然段,思考:白鹅的吃相有什么特点?
- 学生回答:白鹅吃相有趣,架子十足。
- 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 引导学生找出:
- 吃饭的程序: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 吃饭时的动作:“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白鹅吃饭的程序和动作,写出了白鹅吃相有趣、架子十足的特点。
- 分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白鹅称为“鹅老爷”?
-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因为白鹅吃饭时架子十足,像个老爷一样,所以作者称它为“鹅老爷”,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展示白鹅吃相的有趣。
(四)体会情感,总结写法
体会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鹅怎样的情感?
- 学生交流后回答:作者对白鹅充满了喜爱之情。
- 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 引导学生找出: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老爷”等语句,都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对白鹅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的细致描写,以及运用“高傲”“鹅老爷”等词语,表达了对白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总结写法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把白鹅写得这么生动有趣的?
- 学生交流后回答:
- 抓住特点:如抓住白鹅高傲、叫声严肃郑重、步态从容、吃相有趣等特点进行描写。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老爷偶然早归……”等。
- 通过具体事例:如写白鹅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与狗争食等事例,突出白鹅的特点。
- 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白鹅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事例,把白鹅写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其他事物写得更加精彩。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说一段话。
-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推荐阅读丰子恺的其他作品,如《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丰子恺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魅力。
(六)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白鹅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
- 再次强调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热爱动物,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七)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 仿照课文,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字数不少于 300 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鹅》这篇课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以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体会情感、总结写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教版 白鹅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