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知识。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口诀,大家还记得吗?(请几位同学背诵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些新的数学问题——求商。(板书课题:口诀求商)
-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在手工课上制作小旗。
-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面小旗,每3面小旗摆一组)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摆几组?)
- 探究新知🌟
- 解决问题:可以摆几组?
-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可以摆几组,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 列出算式:12÷3 =?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计算12÷3呢?
- 小组汇报交流:
- 用连减的方法计算,12 - 3 - 3 - 3 - 3 = 0,一共减了4次,所以12÷3 = 4。
- 用乘法口诀计算,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 = 4。
-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呢?(乘法口诀)
- 总结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用补充口诀的形式求商。
- 教师再次强调: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 及时巩固: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 10÷2 =?想:二( )一十,商是( )。
- 12÷6 =?想:( )六十二,商是( )。
-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 巩固练习💪
- 基础练习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1题。
-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 提高练习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2题。
-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快速说出商,并说说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通过这组练习,提高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速度和准确性。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3题。
-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 拓展练习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4题。
-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通过这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5题。
-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通过这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 课堂小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
- 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用补充口诀的形式求商)
- 你还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 布置作业📃
- 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第6题。
-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求商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标签: #苏教版 口诀求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