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不同动物想去的地方,丰富相关词汇。
- 能力目标: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及原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不同地方的向往之情,感受故事中动物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动物们想去的地方及相关描述。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及原因。
- 难点
- 引导幼儿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 让幼儿感受不同动物想去的地方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激发内心的向往。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外出游玩或对某些地方感兴趣的经历。
- 物质准备:《我想去》的故事图片、PPT、头饰(小鸟、小鱼、小马、乌龟)、小黑板、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戴着小鸟头饰飞进教室
- 师:“小朋友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小鸟说它想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猜猜它想去哪儿呢?”
- 鼓励幼儿自由猜测,引发幼儿兴趣。
引出活动主题
- 师:“今天呀,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我想去》,故事里有好多小动物,它们都想去不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讲述故事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1
- 师:“看,这是谁呀?(小鱼)小鱼生活在哪里呀?(水里)它每天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一天,小鱼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想去岸上看看,岸上是什么样的呢?’妈妈说:‘岸上有很多危险,你不能去。’可是小鱼太想去岸上看看了,它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
- 教师提问:“小鱼为什么想去岸上呀?(幼儿回答)”
-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鱼向往的表情,感受它对未知地方的好奇。
出示故事图片2
- 师:“看,发生什么啦?(小鱼偷偷地游向了岸边)小鱼趁妈妈不注意,悄悄地向岸边游去,它游呀游,终于游到了岸边,哇,它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图片回答)”
- 师:“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绿色的草地,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小鱼高兴极了,它在岸边玩了一会儿,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教师模仿小鸟的叫声)谁在叫呀?(小鸟)”
- 展示图片3
- 师:“原来是小鸟在叫,小鸟说:‘小鱼,小鱼,你从水里游到岸上,好玩吗?’小鱼说:‘好玩极了,岸上有好多漂亮的东西。’小鸟说:‘我可羡慕你能在水里游了,我想去水里看看呢。’小鱼说:‘水里可好玩啦,有各种各样的水草,还有好多小伙伴。’”
- 教师提问:“小鸟为什么想去水里呀?(幼儿回答)”
- 引导幼儿体会小鸟对水里世界的好奇。
出示图片4
- 师:“小鸟听了小鱼的话,心里痒痒的,它真想去水里试试,小鸟张开翅膀向水里飞去,可是,刚飞到水面上,小鸟就觉得翅膀湿湿的,飞不动了,小鸟着急地喊:‘救命呀,救命呀!’”
- 教师提问:“小鸟怎么啦?(幼儿回答)如果你是小鱼,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 展示图片5
- 师:“小鱼听到小鸟的呼救声,赶紧游过去,用头顶住小鸟,把小鸟送到了岸上,小鸟感激地说:‘谢谢你,小鱼。’小鱼说:‘不客气,小鸟,不过你要小心,以后可不能随便飞到水里啦。’小鸟点点头。”
- 教师提问:“小鱼是怎么帮助小鸟的呀?(幼儿回答)你喜欢小鱼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小鱼的善良)”
出示图片6
- 师:“这时候,来了一匹小马,小马看到小鸟和小鱼,好奇地问:‘你们在聊什么呀?’小鸟说:‘我想去水里看看,结果差点淹死,是小鱼救了我。’小鱼说:‘我想去岸上看看,小马,你想去哪儿呀?’小马说:‘我想去草原,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 教师提问:“小马为什么想去草原呀?(幼儿回答)想象一下草原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描述草原的样子)”
出示图片7
- 师:“突然,一只乌龟慢慢地爬了过来,乌龟说:‘草原虽然好,但是我更喜欢有很多石头和水的地方,我想去山上的小溪边,那里可以晒太阳,还能找小伙伴玩。’”
- 教师提问:“乌龟为什么想去山上的小溪边呀?(幼儿回答)”
- 展示图片8
- 师:“小动物们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它们都在想象着那里的样子,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哪里呀?”
-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想去的地方及原因。
(三)故事讨论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 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它想去的地方你想去吗?为什么?”
-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 请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其他幼儿倾听和补充。
- 幼儿A:“我喜欢小鱼,因为它很勇敢,敢去自己没去过的地方,我也想去岸上看看,因为岸上有花和草,肯定很漂亮。”
- 教师:“你说得真好,小鱼确实很勇敢,那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到了岸上,你会先做什么呢?”
- 幼儿B:“我喜欢小马,它想去草原奔跑,我也想去草原,因为草原很大,可以跑得很快,还能看到好多马。”
- 教师:“哇,听起来好棒呀!那草原上除了马,还会有什么呢?”
(四)情景表演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回忆故事内容
-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一起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回忆故事里小动物们的对话和动作哦。”
邀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 师:“谁想来扮演故事里的小动物呀?我们需要小鸟、小鱼、小马和乌龟。”
- 给幼儿分发头饰,鼓励他们模仿小动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表演。
- 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们表演得太精彩啦,把小动物们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五)拓展延伸
绘画创作
-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故事,还表演了故事,请你们拿起小画笔,把你想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为什么想去那里。”
-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分享展示
- 请幼儿将自己的画作展示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想去的地方及原因。
- 幼儿C:“我画的是大海,因为大海里有好多好多的贝壳,我想去捡贝壳。”
- 教师:“哇,大海里的贝壳一定很漂亮!那你打算怎么捡贝壳呀?”
- 幼儿D:“我画的是游乐场,因为游乐场里有好多好玩的游戏,我想去坐过山车。”
- 教师:“听起来就很++!那坐过山车的时候你会害怕吗?”
教师总结故事内容
- 师:“今天我们听了《我想去》的故事,故事里小鱼想去岸上,小鸟想去水里,小马想去草原,乌龟想去山上的小溪边,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它们对未知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小朋友们也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有的想去海边捡贝壳,有的想去游乐场玩游戏,有的想去动物园看动物,希望小朋友们以后有机会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好好感受那里的美好。”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棒!你们认真听故事,积极回答问题,还大胆地分享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并且在表演和绘画中都发挥得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讲述故事、讨论、表演和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能够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景表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幼儿们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语言和动作,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绘画创作环节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用画笔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想去的地方,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分组讨论时,个别幼儿参与度不够高,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全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如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自己想去的地方,并制作成小卡片带到幼儿园展示,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标签: #小班语言我想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