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jiayaozb.com2600

教学目标

  1. 了解《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及其创作背景。
  2. 掌握文中实词的含义,能够翻译全文。
  3. 理解《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4. 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2. 难点: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述《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 练习法:通过练习翻译全文,帮助学生掌握文中实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刘禹锡吗?他是唐朝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有特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一篇散文《陋室铭》。
  2. 了解作者和背景
    • 教师通过 PPT 展示刘禹锡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教师介绍《陋室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3. 朗读课文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4. 疏通文意
    • 教师通过 PPT 展示文中实词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这些实词的用法。
    •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 教师抽查学生的翻译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分析课文
    • 教师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陋室”是什么意思呢?
    • 学生回答:“陋室”是指简陋的屋子。
    •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文章来赞美自己的陋室呢?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 学生回答:作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屋子,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他认为,虽然自己的屋子简陋,但是他的品德和才能并不比别人差,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人们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 教师总结:这就是《陋室铭》的特别之处,它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 教师提问: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赞美自己的陋室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 学生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教师提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 学生回答: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山不在于高,只要有神仙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居住就会有灵气,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是因为我有美好的品德,所以它就不显得简陋了。
    • 教师总结:作者用仙和龙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表明只要自己品德高尚,即使住在简陋的屋子里,也不会觉得简陋。
    • 教师提问:作者在文章中还写了哪些事物呢?
    • 学生回答:作者还写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
    • 教师提问: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呢?
    • 学生回答:这些事物都很普通,很常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教师总结:作者用这些普通的事物来衬托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却很充实,很有乐趣。
  6. 探究主题
    •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 学生回答: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他认为,虽然自己的屋子简陋,但是他的品德和才能并不比别人差,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人们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种情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不要被物质所迷惑,要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7. 拓展延伸
    •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刘禹锡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怎么样呢?你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是什么呢?
    • 学生回答:有的学生认为刘禹锡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很值得学习,他们自己也希望能够像刘禹锡一样,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有的学生则认为刘禹锡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有些消极,他们自己希望能够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追求物质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我们还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我们应该学习刘禹锡的这种精神,不要被物质所迷惑,要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8.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 完成课后练习。
    •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陋室铭》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陋室铭》的主题和意义,我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还不够理解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也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标签: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