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背影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jiayaozb.com43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迂、蹒跚、颓唐”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父子之间深沉而真挚的爱,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朴实而深厚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文章围绕“背影”所展现的父子深情。
  • 学习作者通过细腻描写来表现情感的写作手法。
  1. 教学难点
  • 深入体会文中关键语句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等。
  •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亲情,感受亲情,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色。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父子之间的情感。
  4.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歌曲《父亲》,营造温馨而感人的课堂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思考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提问:同学们,听到这首歌,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们和父亲之间有没有一些特别难忘的事情呢?

展示一组与父亲有关的图片,如父亲送孩子上学、父亲为家人做饭、父亲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活中的父爱。

  • 引导语:这些图片中的父亲,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家人的爱,我们将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去领略一段别样的父子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哪几件事?
  • 这几件事表现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四件事,分别是: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为下文写父子深情做铺垫);父亲送“我”到车站,照料“我”上车(体现父亲对“我”的关心);父亲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我”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的思念(深化父子深情),这几件事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沉而真挚的爱。

(三)精读课文,品味情感(20 分钟)

研读“父亲买橘子”这一情节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6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特点?
  •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作者从外貌、动作等方面描写父亲买橘子,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父亲穿着朴素,生活艰难;“探身下去”“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提问:看到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我”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我”被父亲的行为深深感动,同时也为自己之前对父亲的疏忽和不理解而感到愧疚。

分析文中其他描写父亲的语句

  • 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语言、神态的句子,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体会父亲对“我”的关怀和体贴。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情?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这些话语虽然简短,但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安慰、牵挂和不舍,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

探讨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 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段话。
  • 提问:“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这两句话是“我”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亲的行为感到自责和懊悔,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进一步突出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四)拓展延伸(10 分钟)

开展小组讨论: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文中父亲一样,用平凡而又伟大的行动表达爱的亲人?请举例说明。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回报亲人的爱?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关心亲人,理解他们的辛苦,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比如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认真学习不让他们操心,在他们生日或节日时送上一份小礼物等。

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要求字数不少于 300 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体现亲情的温暖。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 明确:本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展现了父子之间深沉而真挚的爱,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

强调亲情的珍贵,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亲人,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用爱去回报亲人的付出。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1. 背诵课文第 6 自然段。
  2. 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要求语言通顺,情感真挚,字数不少于 500 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背影》这篇文章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一些较难的语句时,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指导,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分享的故事虽然很感人,但时间有限,未能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魅力。

标签: #背影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