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会认“芝、遂”等10个字,能正确读写“猴王出世、灵通、迸裂”等词语。
-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 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石猴的诞生和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敢作敢为的特点。
-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
- 体会石猴勇敢顽皮、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这一特点。
- 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提问:同学们,听到这首歌,你们能想到什么? 展示孙悟空的图片,介绍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重要地位,引出课题《猴王出世》。 | 学生跟唱歌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观察图片,对孙悟空产生浓厚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 通过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自然导入新课。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芝 遂 迸 涧 獐 猕 猿 窍 楷 镌 猴王出世 灵通 迸裂 避暑 楷书 造化 家当 顽劣 ++手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认读生字词,纠正读音,理解词语意思。 思考并回答问题,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思考:这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花果山的?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体会花果山的地理位置。 (3)指导学生朗读描写花果山景色的句子,感受花果山的神奇美丽。 (4)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描写花果山有什么作用? (5)指名回答,教师总结:为石猴的出世做铺垫,突出石猴出世的神奇。 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引导学生朗读,理解石猴出世的神奇过程。 (3)组织学生讨论:从石猴出世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石猴的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学习第六至八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思考: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引导学生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 (3)组织学生讨论:石猴为什么能成为猴王?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石猴勇敢无畏、敢作敢为,具有领导才能,所以能成为猴王。 学习第九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总结全文,点明石猴就是孙悟空,交代了石猴的来历和名称。 | 学生认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感受花果山的神奇美丽,体会其作用。 默读课文,思考石猴出世的过程,朗读相关句子,理解神奇之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体会。 朗读课文,思考石猴成为猴王的过程,理解相关句子,参与讨论,分析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其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 | 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石猴的性格特点和成为猴王的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石猴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石猴勇敢顽皮、敢作敢为,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 |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积极发言,总结石猴的性格特点和成为猴王的过程。 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石猴的喜爱之情及原因。 认真倾听老师总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明确阅读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 通过总结全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延伸环节推荐阅读原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
课堂小结(5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 学生认真倾听,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 | 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出世:仙石→石卵→石猴成为猴王:勇敢无畏、敢作敢为(花果山) (水帘洞)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引导学生理解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这一难点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在拓展延伸环节,应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古典文学名著。
标签: #猴王出世表格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