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幼儿园认识圆形教案

jiayaozb.com28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 让幼儿初步认识圆形,能够准确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
    • 帮助幼儿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没有角、边缘光滑等。
  2.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对图形的辨别能力。
    • 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如绘画、拼图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3. 情感目标
    •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认识圆形的乐趣。
    •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清晰地向幼儿阐述圆形的特征,使幼儿能够准确辨认圆形。
      • 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圆形,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2. 教学难点
      •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帮助幼儿区分圆形与其他相似图形,如椭圆形,提高幼儿的图形辨别能力。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各种圆形实物、图片和动画,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圆形的形状,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
      2. 游戏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如“圆形宝宝找家”“摸一摸猜图形”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操作法: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拼图玩具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形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一些圆形物体,对圆形有了初步的感知。
      2. 物质准备
        • 各种圆形实物若干,如圆形饼干、硬币、皮球、盘子等。
        • 圆形图片、卡片若干,包括不同大小、颜色的圆形。
        • 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图形的操作卡片。
        •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 圆形拼图玩具若干。
        • 多媒体课件,包含圆形相关的动画、儿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1. 播放儿歌《形状歌》,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唱跳跳,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歌词:“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方方正正真可爱;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圆形没有角,边儿弯弯像小船。”

        2. 唱完儿歌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歌里都有哪些形状呀?”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出现的图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形。

        (二)认识圆形(10 分钟)

        1. 观察圆形实物
          • 老师拿出一个圆形饼干,向幼儿展示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是饼干。
          • 老师将饼干放在黑板上,用手指沿着饼干的边缘画一圈,说:“小朋友们,看老师是怎么摸这个饼干的呀?它的边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呀?”让幼儿观察并回答,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边缘是弯弯的,没有角。
          • 老师依次拿出硬币、皮球、盘子等圆形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触摸,进一步感受圆形的特征,每拿出一个实物,都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边是怎样的,有没有角。
        2. 观察圆形图片
          • 老师展示一张圆形图片,问幼儿:“这张图片上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呀?”引导幼儿回答是圆形。
          • 老师再展示几张不同大小、颜色的圆形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提问:“这些圆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大小和颜色可以不同,但形状都是一样的,都是没有角、边缘弯弯的。
        3. 总结圆形特征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刚才观察的圆形实物和图片,总结圆形的特征:“圆形没有角,边儿弯弯像小船。”并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一说,加深记忆。

          (三)圆形大发现(8 分钟)

          1. 寻找生活中的圆形
            •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呀?”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教室,积极发言,如有的幼儿可能会说:“窗户是圆形的。”“钟表的表盘是圆形的。”老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幼儿继续观察。
            • 老师让幼儿想一想在自己的家里、幼儿园的操场上、小区里等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最后请几位幼儿站起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2. 观看多媒体课件
            • 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圆形物体的图片,如太阳、月亮、车轮、井盖等,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播放过程中,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 播放完课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要做成圆形的呢?”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言,有的幼儿可能会说:“车轮做成圆形可以滚得很快。”“井盖做成圆形不会掉下去。”老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让幼儿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四)游戏环节(12 分钟)

            1. 圆形宝宝找家
              • 老师在教室的地上画几个大圆圈,分别代表圆形的家,老师拿出一些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图形的卡片,发给每个幼儿一张。
              • 游戏开始,老师说:“圆形宝宝们回家啦!”拿着圆形卡片的幼儿要迅速跑到圆形的家里,老师可以变换指令,如“三角形宝宝回家啦!”“正方形宝宝回家啦!”让幼儿分别跑到相应图形的家里,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不同图形的认识。
            2. 摸一摸猜图形
            3. 老师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分别放在一个袋子里,请一位幼儿上来,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一个图形,然后摸一摸这个图形的边和角,猜猜它是什么形状的,猜对了,其他幼儿一起鼓掌表示祝贺;猜错了,老师给予提示,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图形的特征,直到猜对为止,再请其他幼儿上来摸一摸、猜一猜,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和图形辨别能力。

            4. 圆形拼图比赛
            5.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圆形拼图玩具,老师说:“比赛开始,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最快把圆形拼图拼好!”幼儿们开始动手拼图,老师在旁边观察,给予指导和鼓励,拼好后,老师检查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如小贴纸或小红花等,通过拼图比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五)操作活动(10 分钟)

              1. 画圆形
                • 老师为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画纸和一支彩笔,老师示范如何画圆形,先将彩笔放在纸上,然后用手转动手腕,画出一个圆圆的圈。
                • 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画,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圆时要尽量画得圆一些,画完后,老师可以展示幼儿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画的圆形真漂亮!”“这个圆形画得很圆,真棒!”
              2. 给圆形涂颜色
              3. 老师再给幼儿发放一张画有多个圆形的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圆形涂上颜色,在幼儿涂颜色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注意不要涂到圆形的外面,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涂完颜色后,老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分享自己涂的是什么颜色的圆形。

                (六)总结部分(5 分钟)

                1.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呀?”引导幼儿回答是圆形。
                2. 老师再次强调圆形的特征:“圆形没有角,边儿弯弯像小船。”并让幼儿一起说一说。
                3. 老师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如“小朋友们今天都表现得很棒,观察得很仔细,游戏也玩得很开心,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能继续发现更多的圆形物体!”
                4. 老师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明天来幼儿园和小伙伴们分享。

                教学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圆形材料,如圆形卡片、圆形贴纸、圆形积木等,让幼儿继续进行拼图、粘贴、搭建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圆形的认识和理解。
                2. 在数学区投放一些比较圆形大小、数量的材料,如大小不同的圆形卡片、圆形计数器等,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数数活动,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察操场上的圆形物体,如篮球架的篮板、足球门等,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巩固对圆形的认识,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与圆形相关的体育游戏,如滚轮胎、踢足球等,增强幼儿的体质。

                注意事项

                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游戏环节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在奔跑、争抢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摔倒等意外事故。
                3. 操作活动中,要提醒幼儿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不要将彩笔放入口中,避免颜料弄到眼睛里等,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圆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为幼儿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幼儿园认识圆形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