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理解游戏规则,能清晰说出“抢凳子”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 技能目标通过参与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快速奔跑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确保幼儿清楚掌握“抢凳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较好地遵守规则进行活动。
- 教学难点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争抢凳子而出现过度激动或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参与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体验。
教学方法
-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游戏的玩法。
- 游戏竞赛法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竞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 观察指导法在游戏过程中,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教学准备
- 物质准备根据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准备数量少一个的凳子,如10名幼儿参与游戏,则准备9个凳子,选择一块较为空旷、平坦的室内场地或室外操场,清除场地内的障碍物,确保幼儿游戏安全。
- 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竞赛游戏,有过参与集体游戏的经验,知道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等,每个动作做4个八拍。
- 头部运动:双手叉腰,头向前、后、左、右点头,然后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头部。
- 肩部运动:双肩向上耸起,然后放松下沉,接着前后绕圈转动肩部。
- 扩胸运动:双手握拳,屈肘于胸前,然后向两侧打开,再收回。
- 腰部运动:双手叉腰,向左、右弯曲腰部,然后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腰部。
- 膝关节运动:双手自然下垂,原地高抬腿,膝盖尽量抬高,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
- 手腕踝关节运动:双手握拳,手腕转动,然后双脚脚尖点地,踝关节转动。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玩过什么好玩的游戏呀?”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玩过的游戏经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游戏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玩的游戏——“抢凳子”。
- 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特别有趣的游戏,叫抢凳子,在这个游戏里,我们会用到一些凳子。”
- 教师将准备好的凳子按照一定的间距摆放成一个圆圈。
详细讲解游戏规则:
- 教师说:“等会儿音乐响起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围绕着凳子走或者跑,当音乐停止时,大家就要快速地抢坐在凳子上,没有抢到凳子的小朋友就要被淘汰哦,每一轮游戏都会拿走一个凳子,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小朋友坐在凳子上,他就是这一轮游戏的胜利者,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进行示范,其他幼儿认真观察,示范过程中,教师再次强调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如走路或跑步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推挤其他小朋友等。
(三)第一轮游戏(8分钟)
- 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围绕着凳子开始走动或跑步,音乐停止时,教师喊“停”,幼儿迅速抢坐凳子。
- 观察幼儿的表现,确保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游戏,对于没有抢到凳子的幼儿,教师给予鼓励和安慰,如“没关系,下次加油哦”“你已经很努力啦”。
- 这一轮游戏结束后,统计没有抢到凳子的幼儿人数,并请他们站到一边,然后拿走一个凳子,为下一轮游戏做准备。
(四)第二轮游戏(8分钟)
- 再次播放音乐,幼儿围绕剩余的凳子继续游戏,音乐停止后,重复第一轮游戏的操作,淘汰没有抢到凳子的幼儿,拿走一个凳子。
-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如果发现有幼儿出现推挤、争抢等不文明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并引导幼儿学会文明竞争,如“小朋友们要友好一点哦,大家一起公平竞争”。
(五)第三轮游戏(8分钟)
- 播放音乐,进行最后一轮游戏,这一轮结束后,剩下的最后一名坐在凳子上的幼儿就是这一轮游戏的胜利者,教师为胜利者颁发一个小奖品,如一张小贴纸或一个小徽章🎖️,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太棒啦,是今天的冠军哦”。
- 对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在游戏中的积极表现和努力,如“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反应都很快,而且遵守了游戏规则”,再次强调游戏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文明行为。
(六)放松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抖动身体等。
- 深呼吸:让幼儿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感受身体的放松。
- 慢走:教师带领幼儿在场地内慢慢地走,放松腿部肌肉。
- 抖动身体:让幼儿全身抖动,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询问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受,如“小朋友们,今天玩抢凳子游戏开心吗?”“你觉得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呀?”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投放一些与“抢凳子”类似的游戏材料,如不同形状的卡片、小动物头饰等,让幼儿自主设计和开展类似的竞争游戏,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竞争意识。
- 组织亲子“抢凳子”游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游戏中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活动情况,促进家园共育。
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班《抢凳子》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幼儿的反应能力、奔跑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个别幼儿可能因为过于激动而出现推挤他人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制止并引导他们学会文明竞争,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当调整,如增加游戏难度或改变游戏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本次教学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标签: #大班《抢凳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