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会认“绣、潇”等6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0个字,能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了解白桦的外形特点,感受诗歌中白桦的高洁之美,体会诗人对白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白桦的形象美。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 难点
- 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表达的独特韵味。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片美丽的白桦林🌲。(展示白桦林图片)瞧,高大的白桦树整齐地排列着,洁白的树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是不是特别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叶赛宁的脚步,一同走进他笔下的《白桦》。
-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 指名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描绘了白桦怎样的形象?
- 精读诗歌,品味形象
- 学习第一节,引导学生抓住“毛茸茸”“雪绣的花边潇洒”等词句,感受白桦的洁白与美丽。
- 学习第二节,通过“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体会白桦的动态美。
- 学习第三节,理解“姗姗来迟的朝霞”衬托出白桦的什么特点。
- 学习第四节,感受白桦在寂静中的“玉立”姿态。
- 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直至背诵。
- 课堂小结
- 回顾白桦的形象特点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描写植物的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感受到了白桦的美和诗人的情感,但在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诗歌意境方面,还可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能更细腻地体会诗歌的韵味。
标签: #小学教学设计《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