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会认“寓、则”等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守、株”等9个字。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揠苗助长”的寓意,体会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寓意,明白做事要遵循规律。
- 难点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 趣味导入通过展示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劳作的图片,引出课题《揠苗助长》,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 初读课文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 教师讲解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字,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等。
-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断句问题。
- 精读课文
- 引导学生逐段阅读,思考每段讲了什么。
- 分析农夫拔苗的动作、心理,体会他的焦急。
- 组织小组讨论:农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 理解寓意
-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揠苗助长”寓意的理解。
-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分享类似急于求成导致失败的经历。
- 朗读背诵
-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加深理解。
- 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可通过填空、接读等方式辅助。
教学反思
这堂《揠苗助长》的教学有亮点也有不足,亮点在于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生字教学方式多样,学生掌握较好,在讲解寓意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联系生活实际,多数学生能理解,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寓意时,还可进一步挖掘,部分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刻,在朗读指导上,虽然形式多样,但对个别学生的朗读问题纠正不够及时,今后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高效有趣😃。
标签: #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