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秀才砍树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7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秀才砍树》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如“秀才”“砍伐”“疑惑”等。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提取文中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 借助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增强对文本的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明白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迷信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实践的精神。
    • 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故事的寓意,体会秀才的心理变化过程。
      • 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的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敢于对传统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故事背景和关键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理解。
      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1.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谜语:“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谜底:手)
      2. 我们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那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工具,很多事情都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秀才砍树的故事,看看他在砍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0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故事《秀才砍树》,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请一位同学站起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给予补充和评价。

      (三)学习生字词(10 分钟)

      1. 出示生字词:秀才、砍伐、疑惑、锯子、斧头、树干、枝叶、遵循、盲目、迷信。
        • 学生认读生字词,老师纠正读音,重点强调“伐”“锯”“循”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 采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
          • “秀才”: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 “砍伐”:用锯、斧等把树木的枝干弄下来或把树木弄倒。
          •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遵循”:遵照。
          • “盲目”: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 “迷信”:盲目地信仰崇拜。
        • 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生字词,加深记忆。
        • (四)精读故事,深入理解(20 分钟)

          1. 再读故事,思考:秀才为什么要砍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 秀才看到院子里的树,觉得“树长在院子里,不吉利”,这体现了他的什么想法🧐?(迷信、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
            • 秀才找来锯子和斧头砍树,他砍树的过程顺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不顺利,“砍了几下,树干纹丝不动”“锯子也断了”,说明树很粗壮,砍树很困难)
            • 当秀才砍不动树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无奈)
            • 最后树是怎么被砍倒的🤓?(邻居用斧头砍树根,树才倒了)
          3. 小组讨论:秀才砍树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 老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迷信书本知识或一些没有根据的说法,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蛮干😎。

            (五)角色扮演,情境再现(15 分钟)

            1. 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秀才、邻居和树,将故事中的情节表演出来。
            2. 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表演,思考: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是如何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的🧐?
            3. 表演结束后,先请演员们分享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说演员们的表现哪里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4.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寓意。

            (六)拓展延伸(10 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秀才砍树这样盲目做事的例子呢🧐?
              •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
              • 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一步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2.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自己是秀才,会怎么做才能顺利砍倒树呢🤔?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七)课堂小结(5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秀才砍树》的主要情节、生字词、故事的寓意以及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延伸所得到的收获。
              2. 老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像今天学习这个故事一样,学会思考,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迷信,做一个有智慧、有主见的人😃。

              (八)布置作业(5 分钟)

              1. 把《秀才砍树》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 300 字,要求写出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秀才砍树》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生字词教学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在理解故事寓意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的发言比较局限,思维不够开阔,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更加精准,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同时又不影响教学进度。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标签: #秀才砍树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