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电厂化学现场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jiayaozb.com380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厂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包括水的预处理、化学除盐、水汽循环等关键环节。
  2. 通过现场观察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电厂化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电力行业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电厂化学各主要工艺流程的原理及设备组成。
    • 水质指标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2. 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理解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
    • 培养学生在现场环境下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电厂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 现场演示法: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设备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方式和操作要点。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现场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现场操作任务,如水质采样、仪器仪表读数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教学过程

    1. 理论导入(约 1 小时)通过 PPT 展示电厂化学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介绍电厂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艺流程框架,让学生对电厂化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2. 现场参观与讲解(约 3 小时)带领学生进入电厂化学现场,按照工艺流程顺序依次参观各个处理环节,如原水预处理车间、化学除盐车间、水汽取样分析室等,在每个环节,由专业技术人员详细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操作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实物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演示,在讲解离子交换树脂除盐原理时,可现场展示离子交换柱,让学生观察树脂的颜色变化和水流方向,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与问题解答(约 1.5 小时)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兴趣的问题,各小组选派代表提出问题,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 实践操作环节(约 2 小时)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如使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测量水样的酸碱度、电导率等指标,学习正确采集水样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实践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5.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约 0.5 小时)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对本次现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强调电厂化学原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联系,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次电厂化学现场教学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以及对电厂化学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和实践操作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2.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精心设计的电厂化学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体验中,全面深入地掌握电厂化学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电厂化学现场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