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几道简单的整数乘法算式,如 3×5 = 15,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引出分数乘法展示一个情境: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小明吃了其中的 1 份,即吃了这个蛋糕的 1/4,3 个人一共吃了多少蛋糕呢?从而引出分数乘法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 分数乘整数(1)结合上述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3(2)利用直观图形(如长方形),将其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 1 份表示 1/4,3 个 1/4 3/4,直观理解 1/4×3 = 3/4。(3)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 分数乘分数(1)出示问题:李伯伯家有一块 1/2 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5,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5(3)借助折纸活动,将一张长方形纸先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 1 份表示 1/2,再把这 1/2 平均分成 5 份,取其中 1 份,通过操作理解 1/2×1/5 = 1/10。(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练习
-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直接写出得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在一个大正方形中,已知阴影部分占大正方形的 1/3,空白部分的 1/2 是一个小三角形,求小三角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类题目,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
(五)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分数乘分数的算理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希望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轻松、高效地学习分数乘法。🎉
标签: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