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27塞下曲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20

27塞下曲教学设计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描绘了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英勇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本节课将围绕《塞下曲》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塞下曲》的作者、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边塞戍卒的忠诚与坚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

  1. 多媒体展示:播放边塞风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边塞的苍凉与壮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边塞有什么特点?

诗歌讲解

  1. 作者介绍:介绍卢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诗歌分析
    • 首联:“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通过“月黑”、“雁飞高”等意象,描绘了边塞的夜晚,为诗歌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 颔联:“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表现了边塞戍卒的英勇和坚韧,即使在大雪纷飞的情况下,也毫不退缩。
    • 颈联:“胡马窥江汉,吴兵照雪营。”展现了边塞戍卒与敌军的激烈战斗,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 尾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以“铁马冰河”形容边塞的艰苦,表达了对戍卒的敬意。

    互动环节

    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诗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 诗歌朗诵:邀请学生上台朗诵《塞下曲》,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总结与作业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塞下曲》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塞下曲》的内容,还学会了如何鉴赏古典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从而提高文学素养,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懂得珍惜和平,热爱祖国。

    📚【《塞下曲》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边塞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塞戍卒的英勇与坚韧,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注重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