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夜雨寄北 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10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夜雨寄北》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情的珍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歌——《夜雨寄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夜晚,雨声淅沥,你会想起谁呢?

诗歌朗读

  1. 教师范读: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的朗读。
  2. 学生跟读:请同学们跟读几遍,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分析理解**:

  • 诗歌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不确定。
  • 后两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诗人身处巴山,夜雨中的景象。
  1. 情感体会
    • 诗人通过“寄北”二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夜雨中的巴山,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修辞手法分析

    1. 对比:诗歌中“未有期”与“涨秋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2. 借景抒情:通过夜雨和秋池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夜雨寄北》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诗人一样,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课后作业

    1. 背诵:请同学们回家后,背诵这首《夜雨寄北》。
    2. 创作: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你对某个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夜雨寄北》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