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疫情期间手机拍摄教学设计

jiayaozb.com390

教学背景

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手机成为了人们记录生活、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手机拍摄出高质量的视频作品,开展手机拍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手机拍摄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拍摄能力和审美水平,让学生能够用手机记录下疫情期间的精彩瞬间,同时也为今后的短视频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手机拍摄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掌握手机拍摄的构图技巧、光线运用、画面稳定等基本要素。
    •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拍摄出主题明确、画面清晰、构图合理、富有美感的视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看优秀手机拍摄作品,分析作品的特点和拍摄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机拍摄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关注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手机拍摄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手机拍摄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拍摄模式的选择、拍摄参数的调整等。
      • 手机拍摄的构图技巧,如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引导线构图等。
      • 光线的运用,如自然光、人造光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拍摄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视频作品。
      • 如何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注重画面的细节和整体效果,提高作品的质量。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手机拍摄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拍摄技巧,让学生对手机拍摄有初步的了解。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手机拍摄的过程和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手机拍摄的过程,在实践中掌握拍摄技巧,提高拍摄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优秀手机拍摄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特点和拍摄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5.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拍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收集整理优秀手机拍摄作品,制作成教学课件。
        • 准备好用于演示的手机及相关拍摄设备。
        •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准备评价量表。
      2. 学生准备
        • 每人准备一部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
        • 预习手机拍摄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疫情期间的感人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服务、人们居家生活的点滴等。
        2. 提问学生:这段视频是用什么设备拍摄的?你觉得手机能不能拍摄出这样精彩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手机拍摄在记录生活中的作用。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疫情期间手机拍摄。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手机拍摄的基本原理
          • 介绍手机摄像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手机拍摄的基本过程。
          • 讲解手机拍摄模式的种类,如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夜景模式、人像模式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手机拍摄的操作方法
          • 演示手机的基本拍摄操作,如打开相机、选择拍摄模式、调整拍摄参数(如焦距、曝光、白平衡等)、拍摄照片和视频等。
          • 强调拍摄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手机稳定、避免抖动,合理运用光线等。
        3. 手机拍摄的构图技巧
          • 通过展示优秀手机拍摄作品,讲解常见的构图技巧,如:
            • 对称构图: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左右或上下两侧保持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美感。😎
            •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上,使画面更加平衡、自然。🤗
            •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比如道路、河流等线条都可以作为引导线。😜
          • 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中构图技巧的运用,体会其效果。
          • (三)光线运用(10分钟)

            1. 介绍光线对拍摄的重要性,光线是影响画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 讲解不同类型的光线及其特点:
              • 自然光:如太阳光,具有明亮、自然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段,自然光的强度和颜色会有所变化,早晨和傍晚的光线较为柔和,适合拍摄人像;中午的光线较强,色彩鲜艳,适合拍摄风景。🌞
              • 人造光:如灯光,可用于补充光线或营造特殊氛围,不同类型的灯光(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和效果,暖色调的灯光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冷色调的灯光则给人一种清冷、神秘的感觉。💡
            3. 演示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进行拍摄,如在室内利用窗户光拍摄人像,在夜晚利用路灯等环境光拍摄夜景等。
            4. 让学生思考在疫情期间,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光线来拍摄出满意的作品,如居家隔离时室内光线的利用,外出时自然光的把握等。
            5. (四)实践操作(25分钟)

              1.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以“疫情期间的生活”为主题,用手机拍摄一段视频,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的构图技巧和光线运用方法,设计拍摄内容,体现疫情期间生活的某个方面,如家人一起做美食、线上学习、小区的防疫工作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拍摄,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构图不合理、光线不佳、画面抖动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
              3. 提醒学生注意拍摄的安全性,避免因拍摄而影响到他人或自身的防疫措施。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

              1. 每个小组推选一部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 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主题、拍摄思路、运用的构图技巧和光线处理方法等。
              3.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从画面质量、主题表达、构图技巧、光线运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作品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评价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手机拍摄知识和技巧,包括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构图技巧、光线运用等。
              2. 强调手机拍摄在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疫情期间继续用手机记录身边的美好瞬间,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拍摄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完善课堂上拍摄的视频,或者用手机拍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并分享到班级群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手机拍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技巧拍摄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视频作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对手机拍摄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可以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作品的最终效果,还应关注学生在拍摄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希望这份教学设计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标签: #疫情期间手机拍摄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