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孔繁森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孔繁森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孔繁森的高尚品质。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悟孔繁森的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歌曲《公仆赞》,营造氛围。
-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是赞美一位英雄人物的,他就是孔繁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孔繁森)
介绍孔繁森
- 孔繁森是山东聊城人,他两次进藏,为++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藏族同胞的爱戴,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的边疆地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藏(zàng)族、援(yuán)助、献(xiàn)出、血(xuè)汗、洛(luò)桑、康巴(bā)、佩(pèi)带、哈(hǎ)达
- 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直观演示等。
- “援助”一词,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说说孔繁森是怎样援助藏族同胞的;“哈达”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孔繁森的哪几件事?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了孔繁森收养藏族孤儿和献血救助藏族同胞两件事。(板书:收养孤儿、献血救助)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20分钟)
学习“收养孤儿”部分(8分钟)
- 指名朗读第1 - 3自然段,思考:孔繁森为什么要收养三个孤儿?
- 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一天,孔繁森看到三个藏族孤儿没人照顾,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引导学生抓住“没人照顾”“接到自己身边”体会孔繁森的善良和爱心。
- 分角色朗读孔繁森和妻子的对话,体会孔繁森的决心和妻子对他的支持。
- 教师引导: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孔繁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妻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交流后明确:孔繁森是一个一心为藏族同胞着想、有责任感的人;妻子是一个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工作的人。
- 指导朗读,读出孔繁森的坚定和妻子的关切。
学习“献血救助”部分(12分钟)
- 自由朗读第4 - 6自然段,思考: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
- 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孔繁森用自己的钱救助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可有时他也实在没有办法,看到藏族同胞的生活遇到困难,他心急如焚。”引导学生体会孔繁森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
- 找出描写孔繁森献血时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如“他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献血时,孔繁森神情严肃,他觉得能给藏族同胞治病,是最幸福的事”,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后明确: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孔繁森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孔繁森的坚定和无私。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分钟)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孔繁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孔繁森是一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孔繁森的崇敬之情。
拓展延伸
- 展示孔繁森的其他事迹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繁森为++地区做出的贡献。
- 组织学生开展“我心目中的孔繁森”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孔繁森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2分钟)
-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把孔繁森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孔繁森精神的理解。
教学板书设计
孔繁森收养孤儿献血救助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孔繁森的事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更多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样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 #小学《孔繁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