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乌鸦喝水科学教案

jiayaozb.com340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乌鸦喝水》的故事内容,知道乌鸦是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喝到水的。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让幼儿初步了解水位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乌鸦喝水的方法。
  •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水位变化。
  1. 难点
  • 让幼儿理解水位上升是因为石子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导致水面上升。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 《乌鸦喝水》的故事视频、图片。
  2. 透明塑料瓶若干、小石子若干、水。
  3. 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2. 故事播放完毕后,提问幼儿,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乌鸦喝水。

(二)基本部分

讲述故事

  • 教师再次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同时展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幼儿,如:“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它想到了什么办法?”等,引导幼儿思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故事讲完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强调乌鸦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使水面上升,从而喝到了水。

实验演示

  • 教师拿出一个透明塑料瓶,往瓶里倒入一些水,让幼儿观察水位的高度,并做简单记录。
  • 教师往瓶子里放入一颗小石子,引导幼儿观察水位有什么变化,再次放入几颗小石子,让幼儿持续观察水位的上升情况。
  • 提问幼儿:“为什么放入石子后,水位会上升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然后教师进行简单解释:石子占据了瓶子里的一部分空间,水就被挤上去了,所以水位上升了。

分组实验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透明塑料瓶、一些小石子和一杯水。
  • 让幼儿模仿乌鸦喝水的方法,往瓶子里逐次放入小石子,观察水位的变化,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每次放入石子后水位的高度。
  •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和记录,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遇到问题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

  • 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请每组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如水位是如何随着石子的放入而上升的。
  •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没有石子,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让乌鸦喝到水吗?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发言,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

  • 提问幼儿: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水位变化的原理呢?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回答,如马桶水箱、水壶等。
  •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些利用水位变化原理的生活实例,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结束部分

  1.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乌鸦喝水》的故事、实验过程和讨论结果,强化幼儿的记忆。
  2. 表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水位变化的原理,并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科学教案的实施,幼儿对《乌鸦喝水》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亲自参与实验,直观地观察到了水位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但在引导幼儿理解水位上升的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加强引导,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乌鸦喝水科学教案优质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