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jiayaozb.com61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咏柳》。
  •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受春天柳树的勃勃生机与大自然的美好。
  • 认识“咏、绦”等生字,会写“碧、垂”等生字。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让学生在感受春天美景的过程中,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1. 教学难点
  •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及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春天柳树的视频,画面中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如诗如画。🎬

  • 同学们,春天到了,大自然变得格外美丽,瞧,视频里出现了什么?(柳树)对啦,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它总是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 (板书:咏柳 贺知章)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八十六岁了,这首诗是他辞官还乡后,看到春天里的柳树有感而发创作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春天柳树的独特魅力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 分钟)

教师范读

  • 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注意字音的准确和节奏的把握。(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

学生自由读

  • 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

  • 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指名朗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全班齐读

  •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争取把这首诗读得更加通顺、响亮。(全班齐读)

(三)学习生字(8 分钟)

出示生字“碧、垂、妆、裁、剪、滨、紫”

  • 同学们,这些生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朋友,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分析生字结构和笔画

  • 碧”字,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王”,下面是“石”,表示青绿色的玉石,在这里形容柳树的颜色像玉石一样碧绿。
  • “垂”字是独体字,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先写撇,再写横,然后依次写横、竖、横、竖、竖、横。
  • “妆”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丬”,右边是“女”,表示梳妆打扮,在这里把柳树当作人来写,好像是柳树给自己化了妆。
  • (依次分析其他生字)

教师示范书写

  • 现在老师来示范写几个生字,大家认真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要点)

学生书空

  •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记住笔画顺序。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 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每个生字写 3 遍,注意书写姿势要端正。(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四)理解诗意(12 分钟)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 同学们,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要理解它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来帮忙,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看看哪个小组理解得又快又准确。(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讨论情况并适时指导)

小组代表汇报

  •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对诗句的理解?(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提出疑问)
  •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 小组代表:这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
  • 教师引导:非常好,这里把柳树比作碧玉,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碧绿、姿态美丽,那“妆成”是什么意思呢?
  • 学生回答:装扮而成。
  • 教师总结:对啦,诗人把柳树当作一个爱美的姑娘,用碧玉精心打扮自己,展现出柳树婀娜多姿的形态。
  •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
  • 小组代表:意思是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 教师引导:你理解得很准确。“万条”写出了柳枝数量之多,“绿丝绦”把柳枝比作绿色的丝带,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多美的画面啊!
  •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 小组代表:这句是说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 教师引导:是啊,这么精致的柳叶,诗人忍不住发出了疑问,那大家猜猜看,会是谁裁出了这些细叶呢?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思考春天的力量。
  • 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 小组代表:意思是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 教师引导:非常棒!把春风比作剪刀,多么新奇的想象啊!正是这把“剪刀”剪出了嫩绿的柳叶,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句诗巧妙地回答了上一句的疑问,同时也赞美了春风的神奇创造力。

结合图片,再次理解诗意

  • (展示春天柳树的图片)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片,再来感受一下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而成,千万条柳枝垂下来像绿色的丝带,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裁剪出了这美丽的春天,大家是不是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了呢?

(五)体会意境,感情朗读(8 分钟)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里柳树依依、柳叶青青的美好景象,诗中不仅有美丽的画面,还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微风轻轻拂过,柳树那碧绿的枝条随风飘舞,细长的柳叶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活力与美好,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感情朗读指导

  • 请同学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朗读这首诗,读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时,要读出柳树的高大、美丽,声音要响亮;“万条垂下绿丝绦”,语速稍慢,读出柳枝的轻柔、飘逸;“不知细叶谁裁出”,要读出诗人的好奇与疑惑;“二月春风似剪刀”,语调上扬,读出春风的神奇和活力。(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读

  • 同学们自己先试着按照老师的指导朗读几遍,读出诗歌的韵味。(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

  •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让我们一起感受你对诗歌的理解。(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全班齐读

  • 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读这首诗,把春天的美好读出来。(全班齐读)

(六)拓展延伸(5 分钟)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眼中春天的柳树

  • 同学们,春天的柳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在你们眼中,春天的柳树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柳树的特点)
  • 有的同学说柳树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有的说柳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还有的说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

让学生仿照《咏柳》,写一首描写春天其他景物的小诗

  • 春天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比如桃花、小草、燕子等等,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照《咏柳》的形式,写一首描写春天其他景物的小诗,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互相提提建议,然后再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写下来。(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小结(2 分钟)

回顾本节课内容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咏柳》,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感受到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我们还认识了生字,学习了写诗的方法,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多读古诗,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咏柳》。
  • 把自己写的描写春天景物的小诗读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

教学反思

在本次《咏柳》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趣味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初读古诗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在生字教学中,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示范书写,帮助学生掌握了生字的字形和笔画,理解诗意部分,借助注释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较好地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体会意境和感情朗读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通过朗读将情感表达出来,拓展延伸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独特的感受,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总体而言,通过这次教学,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

就是一份关于《咏柳》的春日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 🌸

标签: #咏柳_春日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