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通过讲述有趣的睡前故事,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并生动地讲述给幼儿听。
-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 难点
- 根据幼儿的反应和互动,灵活调整讲述方式和节奏。
- 如何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
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互动法
教学准备
- 收集或创作一些适合幼儿的睡前故事,如《小兔子乖乖》《小红帽》《三只小猪》等。
- 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如小兔子、大灰狼、小红帽的头饰等。
- 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讲故事环境,如铺上柔软的地毯,摆放一些可爱的抱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轻声说:“小朋友们,晚上好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你们准备好了吗😃?”
- 引导幼儿坐在舒适的位置上,营造轻松的氛围。
(二)故事讲述(12 分钟)
教师拿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图片,开始讲述:“有一天,兔妈妈要出去采蘑菇,她对三个兔宝宝说:‘宝贝们,妈妈要出去一下,你们要乖乖地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哦。’小兔子们说:‘好的,妈妈。’”
- 讲述过程中,教师用生动的语气模仿不同的角色,如兔妈妈的温柔、小兔子的可爱、大灰狼的凶狠😈。
- 适时展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继续讲述:“兔妈妈走了以后,大灰狼来了,他敲敲门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们从门缝里一看,哎呀,是大灰狼!他们说:‘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 提问幼儿:“小兔子们为什么不开门呀🧐?”引导幼儿回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接着讲:“大灰狼没办法,就想了个坏主意,他跑到兔妈妈采蘑菇的地方,学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兔妈妈听到声音,还以为是自己的宝宝呢,就说:‘来了来了我来了,就来给你把门开。’”
- 提问:“兔妈妈这样做对不对呀🤔?为什么?”让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讲述:“小兔子们一听,觉得声音不像妈妈,就说:‘不开不开我不开,你不是我们的妈妈。’大灰狼一听,生气了,就使劲儿撞门,这时候,兔妈妈回来了,她看到大灰狼在撞门,就大声喊:‘大灰狼,你走开!’然后拿起一根大木棍,把大灰狼赶走了,小兔子们可高兴啦,他们一起说:‘妈妈真好!’”
- 讲完故事后,再次展示图片,回顾整个故事。
(三)互动环节(10 分钟)
- 角色扮演
-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头饰,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小兔子和大灰狼。
- 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动作,再次感受故事的乐趣😄。
- 其他幼儿可以当观众,观看表演并给予掌声鼓励👏。
- 提问与讨论
- 教师提问:“如果你们是小兔子,遇到大灰狼敲门,会怎么做呢🧐?”
-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给陌生人开门呢🚪?”让幼儿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四)故事总结(5 分钟)
-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强调小兔子们的聪明和勇敢,以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给陌生人开门,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哦,大家记住了吗😃?”
-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结束(5 分钟)
- 教师轻声说:“今天的故事时间就要结束啦,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进入甜甜的梦乡吧😴。”
- 播放轻柔的摇篮曲,教师可以轻轻地拍拍幼儿,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教学延伸
- 在班级图书角投放更多适合幼儿的故事书,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 开展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表演,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听过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注意事项
- 讲述故事时,语速要适中,声音要轻柔、温和,符合睡前的氛围。
- 与幼儿互动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反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但不要强迫。
- 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和状态,如有幼儿表现出困倦或不耐烦,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或结束活动。
标签: #幼儿睡前故事讲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