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帮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行为规则,如礼貌用语、排队等候、分享玩具等。
-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
- 增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各项行为规则。
- 难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教学准备
- 与行为规则相关的图片、卡片。
-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玩具、帽子等。
- 小贴纸、小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视频,其中包含一些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场景。
-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让幼儿自由发言,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幼儿标准行为规则。
规则讲解(10分钟)
- 利用图片和卡片,向幼儿讲解一些基本的行为规则,如:
- 礼貌用语:见面说“你好”,分手说“再见”,得到帮助说“谢谢”,不小心伤害到别人说“对不起”,展示相应的图片,并带领幼儿一起学说。
- 排队等候:告诉幼儿在玩滑梯、洗手等活动时要排队,不插队,通过图片让幼儿理解排队的意义。
- 分享玩具:引导幼儿明白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学会与同伴分享,可以举例说明分享玩具带来的快乐。
- 每讲解一条规则,都让幼儿重复几遍,加深记忆。
- 礼貌小天使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戴上“礼貌小天使”的帽子。
- 创设不同的情景,如在教室里遇到老师、在操场上遇到小伙伴等,让“礼貌小天使”运用所学的礼貌用语进行互动,其他幼儿认真观察,给予掌声鼓励,表现出色的“礼貌小天使”可以获得小贴纸奖励。
- 排队大挑战
-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模拟的滑梯场景,准备一些小卡片作为排队的标记。
- 让幼儿依次排队玩滑梯,教师在旁边观察并指导,如果有幼儿插队,及时提醒并引导其回到队伍中,完成排队游戏且表现良好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
- 创设几个生活中的情景,如在餐厅吃饭、在图书馆看书等,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 每个情景中都设置一些行为规则,如吃饭时不挑食、保持安静,在图书馆不大声喧哗、轻拿轻放图书等,让幼儿根据所学的规则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表现优秀的小组可以获得小奖品。
- 回顾本次活动中学习的行为规则,邀请幼儿一起说一说。
-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做一个有礼貌、守秩序的好孩子,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小贴纸,作为鼓励。
-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继续强化幼儿的行为规则意识,及时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纠正违反规则的行为。
- 请家长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幼儿的行为规则,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游戏活动(20分钟)
情景模拟(15分钟)
5分钟)
教学延伸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标准行为规则,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幼儿标准行为规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