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我做了一本书绘本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4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绘本的基本构成和特点,掌握绘本创作的基本流程。
  •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创作出一本具有主题和情节的绘本。
  •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欣赏优秀绘本作品,引导学生分析绘本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在小组合作创作绘本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绘本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创作的热爱。
  • 引导学生在绘本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的绘本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绘本创作的基本要素,如画面构图、角色设计、色彩运用等。
  • 能够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构思并创作出连贯的故事情节。
  • 学会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与画面相结合,传达绘本的主题和情感。
  1.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发挥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绘本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
  • 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如何巧妙地安排情节和细节,使故事既完整又富有节奏感。
  •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与画面的配合技巧,使文字既能补充画面又不显得冗余,画面既能诠释文字又不显得单调。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绘本的基本知识、创作流程和技巧,让学生对绘本创作有初步的了解。
  2. 欣赏法:通过展示优秀绘本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绘本的兴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拓宽创作思路。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本创作,在实践中掌握创作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5.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绘本创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提前准备几本不同类型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等,在课堂开始时展示给学生看。
  2.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这些书呀?它们和我们平时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画面、文字排版等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做了一本书绘本创作🎨

(二)绘本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PPT向学生介绍绘本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绘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是一种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它通过连续的画面讲述一个故事,将文字与图画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
  • 绘本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最初是为儿童创作的读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绘本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讲解绘本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正文和版权页等,并通过展示不同绘本的相应页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

  • 封面:绘本的门面,通常包含书名、作者、绘者等信息,同时通过精美的画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封底:与封面相对,有时会有与故事相关的小元素或对故事的简单总结。
  • 环衬:连接封面和正文的衬纸,通常会与故事的主题或氛围相呼应,起到过渡和烘托的作用。
  • 扉页:又称内封面,上面一般只有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简洁而醒目,绘本的核心部分,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讲述故事。
  • 版权页:记录了绘本的出版信息,如出版社、出版时间、I++N等。

(三)优秀绘本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

展示几本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绘本作品,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 这本绘本的主题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绘本的画面是如何构图的?运用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 绘本中的角色形象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通过动作、表情来表现性格和情感的?
  • 文字在绘本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文字与画面是如何配合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绘本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 在欣赏《好饿的毛毛虫》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毛毛虫的成长变化,以及色彩的运用如何体现毛毛虫从饥饿到饱足的过程;在欣赏《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可以分析画面的构图和情节安排,感受作者如何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营造出幽默风趣的氛围。

(四)绘本创作构思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确定自己想要创作的绘本主题,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喜欢的故事、想象中的世界等🎈

  • 有的学生可能想创作一本关于自己宠物的绘本,记录宠物的可爱瞬间;有的学生可能想根据自己喜欢的童话改编一本绘本,展现独特的视角;还有的学生可能想发挥想象力,创作一本充满奇幻冒险的绘本。
  1. 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构思,思考故事情节、角色设计、画面风格等,并简单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创作构思,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对每个学生的构思进行完善和优化👥
  •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各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创作思路,当学生在角色设计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角色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以及与主题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

(五)绘本创作实践(30分钟)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后的构思,开始进行绘本的创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 画面构图要合理,注意元素的大小、位置和疏密关系,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美感。
  • 角色设计要有个性,通过动作、表情等细节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 色彩运用要协调,根据绘本的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色彩,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 文字表达要简洁明了,与画面紧密配合,起到补充和深化故事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建议,对于创作进度较快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作品或尝试新的表现手法🎨

  • 如果学生在色彩搭配上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选择出更合适的颜色;如果学生在文字创作上感到吃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或者提供一些优秀的绘本文字范例供学生参考。

(六)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1. 每个学生完成绘本创作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
  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会,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绘本作品,包括创作主题、灵感来源、故事情节、角色设计等方面📖
  • 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分享结束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从画面、文字、创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 学生可以问:“你为什么要把角色设计成这个样子呀?”“你在画面中运用了这种色彩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你觉得你的绘本中哪个情节最有趣?为什么?”通过提问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让创作者能够从他人的角度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每个作品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 教师可以说:“[学生名字]的绘本作品主题非常新颖,画面色彩鲜艳,角色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也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在文字排版上可以再调整一下,让文字与画面的配合更加紧密,希望大家都能从[学生名字]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七)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绘本的基本知识、创作流程、优秀绘本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以及学生的创作实践和分享🎉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绘本创作,将自己的生活、梦想、情感等通过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建议学生多阅读优秀绘本,学习他人的创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绘本创作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对自己的绘本作品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将修改后的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绘本作品、播放相关视频和PPT课件。
  2. 丰富的绘本藏书,供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和参考。
  3.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等,为学生的绘本创作提供材料支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绘本教学设计,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绘本的兴趣浓厚,通过欣赏、讨论和实践,较好地掌握了绘本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主动探索解决方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可以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热情。

标签: #我做了一本书绘本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