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论文教学中,递进式议论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式,它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展现清晰的逻辑脉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递进式议论教学有了许多深刻的反思。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递进式议论的结构特点,学会运用递进式结构进行议论文写作,并且能够在论述中深入分析问题,使论证具有说服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写作成果来看,部分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许多学生能够掌握递进式议论的基本结构,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论述的层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逐步深入地探讨话题,在关于“诚信”的作文中,有学生先阐述诚信是什么,接着分析为什么要讲诚信,最后提出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诚信,论述较为完整且有条理。
在让论证深入分析问题这一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足,他们虽然能搭建起递进的框架,但在每个层次的论述中,分析不够深入细致,缺乏对问题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导致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大打折扣。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示例引导法通过展示优秀的递进式议论文范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结构和论证方式,这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能够从范例中学习到如何开头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中间部分逐步展开论述,以及如何结尾总结升华,在分析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学生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接着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然后从“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这种示例引导让学生对递进式议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给定的话题展开递进式论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相互碰撞,拓宽了思路,他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现自己论述中的不足,并借鉴他人的观点进行完善,在讨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时,小组内成员分别从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带来的社交便利以及可能导致的沉迷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按照递进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使讨论成果更加深入全面,这种小组讨论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示例引导法可能显得有些抽象,他们难以完全领会范例中的精妙之处,在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的现象,这影响了讨论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递进式议论教学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努力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论述,一些学生在经过训练后,议论文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运用递进式结构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论证也更加深入合理。
仍有少数学生存在较大困难,他们对递进式议论的结构理解不透彻,在写作时思路混乱,无法按照递进的要求组织文章,还有些学生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论述浮于表面,只是简单地罗列观点,没有真正做到层层递进,针对这些学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掌握递进式议论的方法。
改进措施
- 优化教学内容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加更多具体、生动的示例,并且结合图表、流程图等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示递进式议论的结构和思路,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他们掌握递进式议论的方法。
- 加强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明确小组讨论的规则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对于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 强化思维训练通过开展思维拓展活动,如头脑风暴、辩论等,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话题,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见解,使论证更加丰富多元。
通过对递进式议论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递进式议论的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使议论文写作真正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展现才华的有力工具💪。
标签: #递进式议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