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
大学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项目,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本教学设计以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中的短跑教学为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短跑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原理,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
- 熟练掌握短跑的正确动作要领,如起跑姿势、摆臂动作、步伐节奏等。
- 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提高短跑成绩,增强短跑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 组织小组竞赛和个人对抗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风尚,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教学重点
- 起跑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确保起跑迅速且稳定。
- 途中跑的步伐频率和步幅控制,保持高效的跑步节奏。
- 冲刺跑的技术动作和冲刺时机,争取在终点前发挥最大速度。
- 教学难点
- 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使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过渡自然流畅。
- 纠正学生在短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如低头、耸肩、摆臂不协调等。
-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结合准确、规范的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 分解练习法将短跑的完整技术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局部动作,如起跑动作分解为预备姿势、听到口令后的反应动作和起跑加速动作等,让学生逐步进行练习,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 游戏竞赛法组织各种短跑游戏和竞赛活动,如接力比赛、追逐赛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纠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改进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 开始部分(5 分钟)
- ++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 安排见习生。
- 准备部分(10 分钟)
- 慢跑热身:围绕田径场慢跑 3 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活动全身关节。
- 专项准备活动:
- 髋关节运动:4×8 拍,活动髋关节,为起跑和途中跑做好准备。
- 膝关节运动:4×8 拍,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手腕踝关节运动:4×8 拍,活动手腕和踝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 弓步压腿:左右腿各 4 次,拉伸腿部肌肉,提高腿部柔韧性。
- 后踢腿跑:4×8 拍,体会跑步时的腿部动作和节奏感。
- 基本部分(30 分钟)
- 短跑技术讲解与示范(5 分钟)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短跑的技术动作图片和视频,向学生讲解短跑的基本技术原理,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特点和作用。
- 教师进行完整的短跑技术示范,让学生观察起跑时的姿势、起跑后的加速动作、途中跑的步伐频率和步幅、冲刺跑的技术动作等,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 起跑技术教学(8 分钟)
- 分解讲解起跑技术:将起跑技术分解为预备姿势、听到口令后的反应动作和起跑加速动作三个环节,详细讲解每个环节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 学生进行起跑预备姿势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起跑预备姿势,另一人观察并纠正其姿势,练习 3 组,每组 5 次。
- 起跑反应速度练习:采用听口令起跑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口令下达时间下进行起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起跑反应速度,练习 5 次。
- 起跑与加速跑衔接练习:学生在起跑线后进行起跑练习,起跑后迅速加速跑 30 米,体会起跑与加速跑的衔接技术,练习 3 组,每组 1 次。
- 途中跑技术教学(10 分钟)
- 分解讲解途中跑技术:重点讲解途中跑的步伐频率和步幅控制,以及摆臂动作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
- 原地摆臂练习:学生原地进行摆臂练习,体会正确的摆臂动作,练习 4×8 拍。
- 腿部动作模仿练习:学生模仿途中跑的腿部动作,进行慢跑练习,体会步伐频率和步幅的感觉,练习 3 组,每组 30 米。
- 完整途中跑练习:学生在跑道上进行 60 米的途中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练习 3 组,每组 1 次。
- 冲刺跑技术教学(5 分钟)
- 讲解冲刺跑技术:强调冲刺跑时的身体前倾、加大摆臂幅度和加快步频等技术要点。
- 冲刺跑练习:学生在跑道上进行 30 米的冲刺跑练习,体会冲刺跑的技术动作,练习 3 组,每组 1 次。
- 游戏竞赛:接力比赛(20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
- 讲解接力比赛规则:每组学生依次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第一名学生起跑,跑至 50 米处绕过标志杆返回,将接力棒交给第二名学生,第二名学生重复上述动作,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教师在旁鼓励和指导,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 比赛结束后,对获胜小组进行表扬,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总结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 结束部分(5 分钟)
-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肌肉拉伸放松,如手臂拉伸、腿部肌肉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缓解肌肉疲劳。
-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短跑的技术要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主进行短跑技术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短跑技术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等方面,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之间相互观察和评价短跑技术动作,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短跑技术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大学体育田径短跑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生在短跑技术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得到了激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游戏竞赛法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起跑和途中跑的衔接上不够流畅,存在停顿和减速的现象;个别学生在短跑过程中出现了低头、耸肩等错误动作,影响了跑步速度和姿势的美观,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评价方面,应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本次大学体育田径短跑教学设计案例为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是一篇关于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设计案例的文章,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