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独立思考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马过河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书写。
- 教学难点
-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即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勇于实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 播放一段小马在草原上奔跑的动画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引出课题《小马过河》)
- 展示小马过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猜小马过河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 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如“趟”“磨”等字。
-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在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不知所措,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尝试,终于过了河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 引导学生理解“老马”和“小马”的关系,以及小马要去做的事情。
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
- 分角色朗读小马与老牛、松鼠的对话。
- 思考: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
- 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对于它来说很浅;松鼠身材矮小,河水对于它来说很深,所以不同的动物对河水深度的感受是不同的🤔
学习第八至十一自然段
- 自由朗读,思考: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心情是怎样的?它是怎么做的?
- 画出描写小马心情和动作的词句,体会小马的犹豫不决。
- 指导朗读,读出小马的困惑和无奈😟
学习第十二至十四自然段
- 朗读妈妈的话,思考:妈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引导学生理解: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思考,还要勇于尝试。
学习第十五自然段
- 齐读,思考: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 体会小马勇敢尝试后的喜悦心情😄
(四)总结全文,体会道理
-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小马在过河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解决的。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不知道答案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去尝试、去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生字教学
- 出示生字“愿、意、麦、该、伯、刻、突、掉”,学生认读。
-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教师示范书写。
- 学生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六)拓展延伸
-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遇到过哪些像小马过河这样的事情,是如何解决的。
- 推荐阅读《小马过河》的故事绘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的主要情节、生字的学习、故事蕴含的道理等。
- 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积极思考🧐
(八)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
- 把《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 仿照课文,写一篇自己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电子教案的教学,学生们对《小马过河》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动画导入、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生字教学环节中,通过示范书写和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需要进一步加强启发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就是一份关于《小马过河》的电子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小马过河的电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