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体会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
-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文中描写海水颜色和海底生物的词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 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 难点
- 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感受海水颜色的变化。
- 学习作者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进行小练笔。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 同学们,在我国南海的海面上,有一片美丽而富饶的群岛,它就是西沙群岛。(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 看完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
(二)新授(20分钟)
学习描写海水的段落(8分钟)
-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海水颜色的词语。(学生回答后,板书: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 这些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水颜色的美丽)
- 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海水颜色的美丽,是哪个词?(引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讲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 为什么海水会有这么多不同的颜色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理解原因)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海水的美丽。
学习描写海底生物的段落(12分钟)
- 西沙群岛的海底不仅海水美丽,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写了哪些海底生物。(学生回答后,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 分别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样子。
-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海底生物写具体的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海底生物动作、形态的词句,体会作者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 “有的珊瑚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作者把珊瑚比作花朵和鹿角,写出了珊瑚的形状,非常形象,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说说你喜欢的一种海底生物吗?(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小练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海底生物的有趣。
(三)巩固练习(12分钟)
- 出示一些描写景物的词语,让学生选择几个,仿照课文中描写海水和海底生物的方法,写一段话,把景物写具体。(秋天的果园、热闹的集市等)
-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3分钟)
-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描写海水和海底生物的部分,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 大家不仅学到了很多描写景物的方法,还进行了有趣的小练笔,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运用这些方法,把自己看到的美景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五)布置作业(2分钟)
- 把课堂上写的片段修改完善,抄在作文本上。
- 仿照课文的结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片断教学,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较好地掌握了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词语,如“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加深理解,在小练笔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每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祖国山河的壮美。🌈
标签: #小学语文片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