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让幼儿了解造纸的基本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 通过亲身体验造纸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 材料准备:废旧纸张、水、搅拌器、滤网、模具、颜料、卫生纸等。
- 场地准备: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教室或活动室。
- 经验准备:幼儿对纸张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平时用的纸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张,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受纸张的质地和特点。
(二)造纸过程讲解(10分钟)
- 教师播放造纸过程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造纸的基本步骤:原料准备(废旧纸张)、浸泡、搅拌成纸浆、过滤、成型、干燥。
- 教师结合视频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套造纸工具。
- 教师示范操作:
- 把废旧纸张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 将浸泡好的纸张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均匀的纸浆。
- 把纸浆倒入滤网中,过滤掉多余的水分。
- 将滤网中的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用手轻轻按压,使其成型。
- 将成型的纸张放在通风处晾干。
-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可以在纸浆中添加颜料,制作出彩色的纸张。
- 每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纸张展示在展示台上,互相欣赏和交流。
-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用其他材料制作纸张,进一步探索造纸的乐趣。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造纸主题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造纸的基本过程,还亲身体验了造纸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给予幼儿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如让幼儿了解不同纸张的用途,开展造纸文化的主题展览等,让幼儿对造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标签: #大班造纸主题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