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苏轼诗歌群文教学设计

jiayaozb.com1470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诗歌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
  2. 通过群文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诗歌的内涵。
  3.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苏轼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 培养学生对苏轼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2. 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诗歌的多重意蕴。
    •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1. 群文阅读法:选择多首苏轼诗歌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诗歌的内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苏轼诗歌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苏轼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讲授法:讲解苏轼诗歌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播放苏轼的生平纪录片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苏轼及其诗歌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诗歌创作特点。
    2. 讲解苏轼诗歌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色,如豪放、婉约、清新、自然等。
    3. 分析苏轼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群文阅读

    1. 选择三首不同题材的苏轼诗歌,如《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苏轼诗歌的内涵。

    (四)诗歌欣赏

    1. 播放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欣赏苏轼诗歌的朗诵。
    2.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
    3. 让学生尝试跟读,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五)诗歌创作

    1. 提供一些与苏轼诗歌相关的主题或意象,如自然、人生、友情等。
    2. 引导学生根据主题或意象进行诗歌创作,尝试模仿苏轼的诗歌风格。
    3. 学生完成创作后,进行展示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苏轼诗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苏轼的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苏轼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群文阅读和诗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导入播放苏轼的生平纪录片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苏轼及其诗歌的兴趣情境教学法
    知识讲解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诗歌创作特点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讲授法
    群文阅读选择三首不同题材的苏轼诗歌,如《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群文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诗歌的内涵群文阅读法
    诗歌欣赏播放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欣赏苏轼诗歌的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情境教学法
    诗歌创作提供一些与苏轼诗歌相关的主题或意象,如自然、人生、友情等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讨论法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苏轼诗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苏轼诗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讲授法

    标签: #苏轼诗歌群文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