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掌握折纸天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独立折出一只完整的天鹅。
- 通过折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手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经历观察、思考、尝试、总结等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在小组合作折纸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通过了解折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
- 掌握折纸天鹅的具体步骤,包括折痕的折叠、形状的塑造等。
- 学会运用恰当的力度和方法进行折纸,确保天鹅形状的美观和牢固。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对天鹅的形状进行创新和改进。
- 帮助学生解决在折纸过程中遇到的如纸张易破损、形状不规整等问题,提高作品的质量。
-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亲自示范折纸天鹅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 自主探究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尝试折纸,在实践中探索折纸天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折纸,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折纸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材料准备
- 彩色正方形纸张若干(根据学生人数准备,建议每人至少 2 - 3 张),纸张颜色可以多样化,如白色、粉色、蓝色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
- 剪刀、胶水(或胶棒)适量,用于修剪多余的纸张和固定形状。
- 工具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折纸天鹅的教学视频、展示折纸步骤图片等教学资料。
- 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便于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
- 教学资料准备
- 收集各种折纸天鹅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精美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折纸天鹅的基本形状、不同风格的折纸天鹅作品以及折纸的历史文化等。
- 整理编写详细的折纸天鹅教学步骤说明书,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阅和参考。
- 播放一段优美的天鹅在湖面上游动的视频,同时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出现的是什么动物呀?”引导学生回答出天鹅。
- 展示一些不同姿态、不同颜色的天鹅图片,让学生观察天鹅的外形特征,如长长的脖子、优雅的身体曲线、大大的翅膀等,然后提问:“你们觉得天鹅美不美?想不想自己动手折一只天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纸天鹅。
- 介绍折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折纸艺术的悠久历史,从古代中国的折纸雏形到现代折纸艺术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让学生了解折纸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
- 简单讲解折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如折纸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 强调折纸的好处
- 告诉学生折纸可以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大脑的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折纸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让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学会静下心来,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折纸的变形和组合,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作品,培养创新思维。
-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纸天鹅的具体步骤
- 准备正方形纸张
- 拿出一张彩色正方形纸张,将正方形纸张的两条对角线对折,形成两条交叉的折痕,然后展开,纸张恢复原状,纸张上出现了两条相互垂直的折痕,交点为正方形的中心。(用手指向折痕和交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
- 将正方形纸张的上下两条边对折,使上边与下边重合,形成一条水平的折痕,然后展开,再将左右两条边对折,使左边与右边重合,形成一条垂直的折痕,然后展开,这样,纸张上就出现了“米”字形的折痕。😃
- 折天鹅的头部
- 把正方形纸张的一个角向上折,使角的顶点与纸张中心重合,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边就是原来正方形纸张的一条边。
- 将三角形的斜边向底边对折,使斜边与底边重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就是天鹅的头部雏形。🤔
- 用手指将小三角形的顶角向外轻轻拉出一点,形成天鹅的嘴巴形状,然后用胶水或胶棒固定住。👄
- 折天鹅的身体
- 将正方形纸张剩余的部分向上折起,与头部所在的三角形对齐,形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就是天鹅的身体部分。
- 在长方形的上方,将左右两边的角向中间对折,使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是天鹅的翅膀的一部分。
- 将小三角形的斜边向底边对折,使斜边与底边重合,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然后将这个小三角形的顶角向下压一点,使翅膀看起来更立体。🦅
- 折天鹅的翅膀
- 把天鹅身体部分长方形下方的左右两个角分别向两边拉开,形成天鹅的翅膀形状,拉开的角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翅膀展开的角度大约为 120° - 150°左右。😎
- 在翅膀的边缘,可以稍微向内折一点,使翅膀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 整理形状
- 用手轻轻调整天鹅的各个部位,如脖子、翅膀、身体等,使其形状更加美观、自然,如果发现某个部位的折痕不够清晰,可以用手指再次按压一下。
- 检查一下天鹅的整体形状,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多余的纸张,可以用剪刀修剪掉。✂️
-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 折叠时要注意力度均匀,避免折痕过深或过浅,影响作品的美观和牢固性。
- 折痕要清晰、整齐,这样折出的天鹅形状才会更加规整。
- 在使用胶水或胶棒固定形状时,要注意用量适量,避免胶水溢出弄脏纸张。
- 学生开始自主折纸,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折纸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再次讲解步骤,示范操作方法,鼓励学生不要着急,慢慢尝试。
-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避免伤到自己。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天鹅的形状进行创新,可以改变天鹅的翅膀大小、角度,或者给天鹅添加一些独特的装饰,如用彩色笔给天鹅画上眼睛、嘴巴等。🎨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
-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折纸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折纸,有的负责检查形状,有的负责提供创意和建议等,一起完成几只折纸天鹅作品。
-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观察小组合作情况,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每个小组推选 1 - 2 只最满意的折纸天鹅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 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介绍一下自己小组作品的创意和特色,如天鹅的独特姿态、颜色搭配、装饰细节等。
- 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作品的形状是否美观、折痕是否清晰、创意是否新颖等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建议。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首先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对每个小组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折纸技能,最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形状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并颁发小奖品,如彩色折纸、小剪刀等,以激励学生在今后的折纸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折纸天鹅的基本步骤、折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折纸过程中所培养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折纸艺术,尝试折出更多不同的作品,将折纸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折几只不同姿态的天鹅,下节课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 在教室的图书角放置一些折纸艺术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供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了解折纸艺术的历史、技巧和创意作品,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 组织学生开展折纸比赛活动,设定不同的主题和要求,如“动物主题折纸大赛”“节日主题折纸作品展示”等,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折纸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 引导学生将折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折好的天鹅上用彩笔进行绘画装饰,或者用折纸天鹅制作成贺卡、装饰品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四)学生实践(20 分钟)
(五)小组合作(10 分钟)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7 分钟)
(七)课堂总结(3 分钟)
教学延伸
通过以上《折纸天鹅》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折纸技能,感受折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多种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希望学生们能在折纸的世界里收获快乐和成长,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标签: #折纸天鹅 教学设计
- 准备正方形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