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基于STSE教学策略的生物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例

jiayaozb.com46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阐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析具体生态系统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原理。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教学难点
  • 理解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 引导学生运用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案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视频,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河流污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
  2. 提问学生:“你认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导入新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5分钟)
  • 结合导入部分的讨论,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 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1. 抵抗力稳定性(8分钟)
  • 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分析其在正常情况下的结构和功能,如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 讲解当草原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如过度放牧、火灾等时,生态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来抵抗这种干扰,保持相对稳定。
  •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负反馈调节机制:当草原上某种食草动物数量增加时,植物会因被过度啃食而减少,从而导致该种食草动物的食物不足,数量随之减少,使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除了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自我调节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恢复力稳定性(7分钟)
  •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讲解当森林受到严重火灾或砍伐等破坏后,生态系统如何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说明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 对比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分析不同生态系统这两种稳定性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低;反之,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少,食物网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讨论以下问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 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共同探讨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原理、两者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五)课堂练习(5分钟)

  1. 布置几道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5分钟)

  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方案。
  2. 思考如何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

标签: #STSE教学策略的生物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