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中班的特色教学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修剪葡萄”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此次教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诸多的反思。
活动伊始,我以一段生动有趣的葡萄生长动画视频引入主题,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屏幕上一串串饱满的葡萄,以及果农修剪葡萄藤的过程,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这让我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够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葡萄藤模型,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修剪葡萄的工具和方法,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每个步骤,我们要把那些长得太密的枝条剪掉,这样葡萄才能晒到太阳,长得更甜”,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提出一些天真可爱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剪掉这个呀?”“葡萄会不会疼呢?”这些问题反映出孩子们积极思考、充满好奇的天性,也让我更加注重讲解的细致和全面。
在实际操作环节,孩子们的热情高涨,他们纷纷拿起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模仿着我的动作,开始修剪葡萄藤模型,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笨拙却又努力的样子,我心中满是欣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剪得歪歪扭扭;有的孩子过于心急,不小心剪掉了太多的枝条,面对这些情况,我并没有着急批评,而是耐心地在一旁指导,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把握力度和角度,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实践操作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他们需要在不断尝试和错误中积累经验。
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和分享,大家纷纷展示自己修剪的葡萄藤,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修剪心得”,有的孩子说:“我把不好看的枝条剪掉了,葡萄会变得更漂亮。”有的孩子则说:“我剪得高高的,这样葡萄就能长得大大的。”孩子们的想法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让我看到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回顾这次“修剪葡萄”的教学活动,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选择像修剪葡萄这样具有一定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去探索和尝试,不要害怕他们犯错,因为错误是学习的宝贵机会,教师要做的是在关键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除了讲解和示范,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鼓励性,及时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成长,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堂课,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就能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茁壮成长🌱,就像这次修剪葡萄的活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实践课程,但它却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萌芽,未来必将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标签: #修剪葡萄教学反思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