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守株待兔》,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株”“走”“因”“释”等。
-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教学重点
-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 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 教学难点
-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呀,他特别喜欢买彩票😜,每次路过彩票店,他都会进去买上几注,心里想着要是中了大奖,就能一夜暴富啦!他每天都盼望着能听到中奖的消息,工作也不好好干了,家里的事情也不操心了,就一门心思等中奖,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来都没有中过奖,最后变得一无所有😔,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 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寓言故事,它讲的就是一个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最后导致了很不好的结果,这个故事就是《守株待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教师范读课文
-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
- 教师范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停顿。
- 指名朗读
-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恰当。
-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和示范。
- 全班齐读
- 学生对照注释,自己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 小组合作交流
-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尝试解决。
-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
- 全班交流汇报
- 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 重点讲解以下字词的意思:
- 株:树桩。🌳
- 走:跑。🏃
- 因:就。😃
- 释:放下。✋
- 冀:希望。🙏
- 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逐句理解课文意思,教师适时引导和补充。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 翻译: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翻译: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翻译: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翻译: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 请几位同学站起来,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讲述是否完整、准确。
- 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
-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
- 种田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 他能等到兔子吗?为什么?😒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种田人守株待兔是因为他心存侥幸,希望不劳而获。
- 明确他不可能等到兔子,因为兔子撞树是偶然事件,不会经常发生。
- 总结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 联系生活实际
-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像守株待兔这样的人或事。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寓意。
- 推荐阅读
给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
- 思维拓展
- 假如你是种田人的邻居,你会怎么劝他?🤝
- 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的劝说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课堂小结(3 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复习文言文《守株待兔》的主要内容。
-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朗读感悟等。
- 强调故事的寓意
- 背诵并默写《守株待兔》。✍️
-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 阅读一篇其他的古代寓言故事,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 《守株待兔》的课文原文及注释。
- 制作精美的 PPT 课件,包含课文原文、生字词、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如文言文朗读视频、故事动画视频等,用于课堂教学。📺
再次提醒学生不要心存侥幸,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教学资源
教学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寓意: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守株待兔》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并体会寓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趣味导入、朗读感悟、小组合作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字词的古今异义时,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讲解;在让学生讲述故事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个别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标签: #守株待兔课件教学设计模版
让学生明白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期望得到意外收获是不可取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文言文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