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诗意秋韵,情牵课堂—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4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2. 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把握故都秋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其艺术魅力。
  1. 难点
  • 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背后的时代背景。
  • 引导学生学会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情感,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秋写下了动人的篇章。“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笔下的秋带着几分凄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眼中的秋有着壮阔之美,让我们跟随郁达夫的脚步,走进《故都的秋》,去领略一番别样的秋韵😃。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为线索,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作者正处于苦闷、彷徨的时期,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他来到北平,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散文,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笔下的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文章围绕故都的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总体印象?
  3. 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文章描绘了故都的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总体印象是清、静、悲凉。

(四)研读文本,分析秋之特点(15分钟)

分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描写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的语句,分析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 秋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秋槐落蕊的寂静,体现了秋的清和静。
  • 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蝉的残声给人一种悲凉之感,突出了秋的悲凉。
  • 秋雨:“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奇”“有味”“更像样”写出了秋雨的独特,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 秋果:“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段描写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对话,烘托出秋的悲凉氛围。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深入分析景物描写与秋之特点的关系。

(五)体会作者情感(10分钟)

  1. 思考: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如此钟情?文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情,一方面是因为故都的秋具有独特的韵味,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秋的清、静、悲凉正契合了他的心境,文中蕴含着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眷恋之情,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3.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表达。

(六)分析写作手法(10分钟)

  1. 提问: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故都的秋?
  2.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 以情驭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使景物具有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如“秋槐”“秋蝉”等景物描写,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 对比衬托:文中将故都的秋与南方的秋进行对比,突出了故都秋的特点,如“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细腻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对秋槐落蕊的描写。

请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加深理解。

(七)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领略了故都秋的独特魅力,作者以情驭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静、悲凉的秋景图,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感受文学的魅力,课后,请大家背诵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

(八)布置作业(2分钟)

  1.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家乡秋天的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2. 阅读郁达夫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标签: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