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识字写字教学。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难点
- 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等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朗读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月亮的样子,说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三)学习生字
-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弯、坐、只、星、闪、蓝、船、两、头、在、里。
- 采用多种方式识字,如:
- 加一加:“亦+弓=弯”“广+占=座”“口+斤=听”等。
- 换一换:“清-氵+日=晴”“江-氵+工=红”等。
- 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人在云上走(会)”等。
指导书写。
- 重点指导“弯、坐、只、星”的书写。
-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四)理解课文内容
-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 逐句学习课文。
- 学习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 提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像小小的船)
- 比较“弯弯的”和“弯的”,感受词语的准确性。
- 指导朗读,读出月儿的弯弯和小船的小巧。
- 学习第二句“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 让学生摸摸小船的两头,感受尖尖的形状。
- 朗读体会。
- 学习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 引导学生思考:“我”坐在哪里?
- 想象自己坐在小船上的情景,感受快乐。
- 朗读表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 学习第四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 引导学生观察夜空,说说看到了什么。
- 理解“闪闪的”“蓝蓝的”,感受夜空的美丽。
- 配乐朗读,营造氛围,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五)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指名读、男女赛读、小组读、配乐读等。
- 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感受夜空的宁静与美好。
- 借助插图和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先自由背,再指名背,最后全班齐背。
(六)拓展延伸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 推荐阅读有关月亮的儿歌或古诗,如《月亮婆婆喜欢我》《古朗月行》等,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语言优美,想象奇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 导入环节通过猜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为学习课文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编字谜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提高了识字效率。
- 教学过程中注重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不足之处:
- 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形式多样,但还可以更加具体深入,在指导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月儿的弯度和小船的小巧,读出相应的语气。
-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独特的见解,而不是过多地引导和讲解。
- 在课堂时间把控上,对生字书写的指导还可以再紧凑一些,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进行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
改进措施:
- 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针对不同的诗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节奏。
- 设计更具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优化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时间,在保证教学重点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堂练习和拓展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标签: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