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快乐情绪我知道

jiayaozb.com38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情绪,知道常见的几种情绪(高兴、难过、生气、害怕)。
  2.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带来的内心体验,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识别和理解不同的情绪,让幼儿知道情绪是可以被感知和表达的。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角色扮演法、互动讨论法

教学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不同情绪的体验。
  2. 物质准备各种表情卡片(高兴、难过、生气、害怕)、情绪脸谱头饰、情绪绘本、音乐《幸福拍手歌》、小道具(如玩具、糖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情绪猜猜猜

  1. 教师事先准备好不同表情的卡片,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眼睛弯弯的笑脸卡片,难过时眉头紧皱、嘴角下垂的哭脸卡片,生气时瞪大双眼、鼓起腮帮子的愤怒卡片,害怕时眼睛瞪大、身体蜷缩的惊恐卡片。
  2. 教师依次出示卡片,让幼儿观察并猜猜卡片上的表情代表什么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表情和可能对应的情绪。
  3.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和引导,引出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情绪。

(二)认识情绪

  1. 绘本故事讲述教师讲述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故事中,情绪小怪兽把不同的情绪颜色混在了一起,变得一团糟,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 讲述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情绪小怪兽一开始为什么会一团糟呀?”引导幼儿说出因为不同的情绪混在一起了。
  •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我们来帮情绪小怪兽把不同的情绪分开吧,高兴是什么颜色的呀?难过呢?生气和害怕呢?”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对应说出各种情绪的颜色,加深对不同情绪的印象。
  1. 情绪脸谱展示教师拿出情绪脸谱头饰,向幼儿展示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种情绪的脸谱🎭。
  • 教师戴上高兴的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问幼儿:“老师现在是什么心情呀?”引导幼儿说出高兴,并一起模仿高兴的表情和动作,如拍手、大笑等😄。
  • 同样的方法,依次展示难过、生气、害怕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并模仿相应的表情动作,感受不同情绪在面部和身体上的表现😢😡😨。
  1. 生活中的情绪回顾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绪的场景🧐。
  •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什么时候会觉得高兴呀?”请幼儿分享自己高兴的事情,如得到了喜欢的玩具、吃到了好吃的糖果等。
  • 继续提问:“那什么时候会难过呢?”幼儿可能会回答和小伙伴吵架了、心爱的玩具坏了等。
  • 对于生气和害怕的情绪,也通过类似的问题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的相关经历,如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会生气,晚上一个人睡觉会害怕等。

(三)情绪体验游戏

  1. 情绪卡片翻翻乐教师将各种情绪卡片打乱顺序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轮流翻开卡片,看到卡片后要快速说出卡片上的情绪,并模仿出相应的表情动作😃😢😡😨,其他幼儿进行观察和判断,看回答和模仿是否正确,通过这个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不同情绪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2. 情绪气球🎈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气球🎈,告诉幼儿:“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情绪气球的游戏,当你觉得高兴的时候,就用力把气球吹起来;当你觉得难过的时候,就慢慢把气球放气;生气的时候,想象气球要爆炸啦,快速地挤压气球;害怕的时候,轻轻地握住气球,不要让它飞走。”
  • 教师说出不同的情绪指令,幼儿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对气球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自己身体的反应和内心的情绪变化。
  • 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当你吹气球的时候,身体有什么感觉呀?放气的时候呢?挤压气球和轻轻握住气球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不同情绪下身体的感受。

(四)情绪表达与调节

  1. 情绪表达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 提问:“小朋友们,当我们高兴、难过、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应该怎么告诉别人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 教师总结正确的情绪表达方法:高兴的时候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比如笑着说“我今天好开心呀”;难过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或者好朋友,哭着说“我好难过,因为……”;生气的时候要冷静下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我很生气,你这样做我不喜欢”;害怕的时候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说“我有点害怕,能陪我一起吗”。
  1. 角色扮演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情绪表达😎。
  • 两个小朋友抢玩具。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抢玩具的小朋友和被抢玩具的小朋友,表演出他们可能出现的情绪和对话,表演结束后,其他幼儿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看到的情绪表现和应该如何正确表达。
  • 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再请幼儿分别扮演摔倒的小朋友和旁边的小伙伴,展示不同的情绪反应和交流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安慰摔倒的小朋友,以及摔倒的小朋友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疼痛和情绪。
  1. 情绪调节方法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 深呼吸法:当感到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教师示范深呼吸的动作,让幼儿跟着一起做。
  • 转移注意力法: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玩具、看绘本、听故事等,让自己忘记烦恼,教师引导幼儿想想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鼓励他们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尝试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调节情绪。
  • 倾诉法:和老师、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心情可能就会好一些,再次强调正确表达情绪的重要性。
  1. 情绪调节游戏教师创设一个“情绪调节小天地”,里面放置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绘本等🎈📖。
  • 当教师说出一种不好的情绪,如“生气”,请幼儿快速跑到“情绪调节小天地”,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可以玩玩具、看绘本,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聊天分享。
  • 游戏进行几次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情绪调节小天地”里做了什么,心情有没有变好,进一步巩固情绪调节的方法。

(五)总结与延伸

  1. 课堂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呀?”请幼儿回答认识了哪些情绪,如何表达情绪,还有哪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做一个快乐的小朋友😄。
  2. 课后延伸
  • 在班级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的情绪脸谱,进一步加深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
  •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正确表达情绪,并和幼儿一起运用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案的实施,幼儿对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情绪并模仿相应的表情动作,在情绪体验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较好地掌握了情绪表达的方法,但在情绪调节方法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和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更好地运用情绪调节技巧,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标签: #小班心里健康的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