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雾凇、凝结、弥漫、蒸腾、缀满、琼枝玉树”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能说出雾凇的奇特美丽。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会雾凇的美以及语言文字的精妙。
- 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教学重点
- 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感受雾凇的美。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教学难点
-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 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雾凇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图片(播放雾凇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然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些美丽的景象就是雾凇,它被誉为“冰雪奇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板书课题:雾凇)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词语:雾凇、凝结、弥漫、蒸腾、缀满、琼枝玉树。
- 指名认读,正音。
- 开火车读,小组读。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 结合图片理解“雾凇”“琼枝玉树”。
- 联系上下文理解“凝结”“弥漫”“蒸腾”。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课文主要介绍了吉林雾凇这一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和美丽景象。
-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段介绍了雾凇是吉林的一大奇观,引起读者的兴趣。
- 指导朗读,读出惊叹、好奇的语气。
- 学习第二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板书:水汽 遇冷凝结
- 结合图片和视频,理解“水汽”“凝结”的意思,感受雾凇形成的奇妙过程。
- 指导朗读,读出对雾凇形成过程的好奇和惊叹。
- 学习第三自然段
-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雾凇的?
-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段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描写了雾凇的美丽。
- 找出描写雾凇颜色和形状的词语,体会其精妙之处。
- 颜色:洁白晶莹
- 形状:千姿百态
- 指导朗读,读出对雾凇美丽的赞美之情。
- 引导学生想象雾凇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 学习第四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雾凇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因为雾凇不仅美丽奇特,而且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所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
- 指导朗读,读出对雾凇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 教师总结:雾凇是由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它洁白晶莹、千姿百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
- 拓展延伸
-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其他自然奇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雾凇的知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 背诵课文。
-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 成功之处
- 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感受雾凇的美,突破了教学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
-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朗读感悟:运用了朗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注重朗读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了雾凇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其他自然奇观,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雾凇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 不足之处
-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指导,明确小组分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改进措施
-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教学评析
这堂雾凇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感受雾凇的美,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雾凇教学设计及评析
感受雾凇这一自然奇观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雾凇的语句的精妙之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