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 让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 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技巧。
教学难点
- 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概念。
- 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
- 练习题
-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导入
- 老师出示小黑板,写上“20以内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课题。
-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退位减法吗?”
-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退位减法是指被减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需要向前一位借位进行减法的计算。
新授
- 老师出示课件,展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如:15 - 8 = 7。
- 老师讲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首先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确定借位的位置。
- 然后从被减数的借位位置开始,进行退位减法。
- 最后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 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完成后,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强调计算方法。
-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给予鼓励。
- 完成课后练习题。
- 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练习
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