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树木主题教学目标设计

jiayaozb.com41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树木”是一个常见且富有意义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描绘树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成为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图像识读要求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识别图像,理解其内涵和意义;美术表现强调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审美判断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分析、比较和评价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的美;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开展具有个性的美术创作活动;文化理解促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

“树木”主题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如树干的粗细、纹理,树枝的生长方向,树叶的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等,能够准确地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不同种类树木的基本外形🎨。

  • 认识杨树的高大挺拔,柳树的婀娜多姿,通过线条的疏密表现杨树树干的粗糙和柳树树枝的柔软。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如构图、比例、明暗关系等,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创作一幅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 学习合理安排画面中树木的位置,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表现树木的空间感,用色彩的深浅变化体现树木的立体感。

了解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如春天的嫩绿、夏天的繁茂、秋天的金黄和冬天的萧瑟,能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树木在四季中的不同风貌🎯。

  • 在春季主题绘画中,用鲜嫩的绿色表现新芽,用轻快的线条描绘新枝;在秋季绘画中,用金黄、橙红等暖色调展现树叶的变色,用沉稳的线条勾勒树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写生等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 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树木,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距离观察树木的整体和局部,鼓励学生用文字或简单的图形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树木进行拟人化、故事化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 让学生想象树木是森林中的守护者,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学生可以赋予树木人类的表情、动作和服饰,讲述一个与树木保护森林相关的故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完成绘画创作任务👥。

  •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树木绘画创作,每个小组讨论画面的主题、构图和表现手法,分工完成不同部分的绘制,最后共同完善作品。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先进行自我评价,阐述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从画面内容、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树木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美丽的树木图片、视频,讲述树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等,引发学生对树木的喜爱和关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身边的树木。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绘画树木的过程中体会到专注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 绘画树木需要学生耐心地描绘每一个细节,当学生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认可。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森林砍伐、树木病虫害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树木,如节约用纸、爱护树木花草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中与树木相关元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诗词、神话传说中与树木有关的内容,如郑燮的《竹石》、古代神话中的神木等,让学生了解树木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情境创设

  1.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季节、地域的树木图片、视频,以及以树木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树木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树木的形状对它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究树木的奥秘🧐。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实地观察树木,近距离感受树木的形态和特征,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
  2. 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绘画树木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绘画方法🖌️。
  3. 开展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树木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4. 实施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反馈

  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要注重鼓励和引导,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学生自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强化训练,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小学美术“树木”主题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价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我们以“树木”为载体,开启学生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之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美术树木教学目标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