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口耳木音乐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5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理解《口耳木》中所运用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 熟练掌握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能够流畅地视唱歌曲的主旋律。
  •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歌曲《口耳木》的音乐特点,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
  1. 教学难点
  • 体会歌曲中独特的民族音乐元素,并能在演唱中体现出来。
  • 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增强音乐表现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歌曲的相关知识,如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
  2. 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让他们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3.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5.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演唱、视唱等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视频,如蒙古族的马头琴曲或++尔族的木卡姆音乐,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是不是很有特色?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关注。

展示一些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图片,如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音乐表演场景等,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歌曲介绍(3分钟)

  1. 向学生介绍《口耳木》这首歌曲:“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特别的歌曲《口耳木》,它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
  2.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口耳木》是由[作曲家姓名]创作,灵感来源于[具体灵感来源],歌曲融合了[民族名称]的音乐元素,展现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

(三)初听歌曲(5分钟)

播放歌曲《口耳木》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他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

  • 听完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韵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四)节奏学习(8分钟)

教师范唱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如[具体节奏型1]、[具体节奏型2]等,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模仿。

  • 运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节奏的强弱变化,增强节奏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节奏型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小组的练习成果,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2. 通过节奏问答游戏,巩固学生对节奏型的掌握,教师说出一个节奏型,让学生快速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表现出来,看谁反应最快、表现最准确。

(五)旋律视唱(10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先慢速示范演唱,然后让学生跟随哼唱,在教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 对于一些较难的乐句,可以多示范几遍,或者采用分句教唱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
  1. 引导学生观察歌谱,分析旋律的起伏和特点,旋律中有哪些音程的跳进?哪些地方是重复的?让学生对旋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习,互相倾听和评价,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六)歌词学习(5分钟)

教师范读歌词,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让学生感受歌词的韵律和情感。

  • 解释歌词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
  1. 学生跟随教师逐句朗读歌词,然后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2. 引导学生思考歌词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中描绘的画面,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七)完整演唱(10分钟)

  1. 学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完整演唱歌曲《口耳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唱出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2. 分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演唱技巧等方面。
  3. 根据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建议,各小组进行再次练习,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展示,教师给予综合评价和总结。

(八)拓展与创作(7分钟)

  1.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口耳木》的风格,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民族乐器为歌曲进行简单的配乐,可以分组进行,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古筝、二胡、竹笛等,共同商讨如何为歌曲配乐,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歌词内容可以围绕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主题展开,创编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并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九)课堂总结(2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口耳木》的音乐特点、演唱技巧、创作背景等。
  2. 再次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资源

  1. 《口耳木》的音乐音频和视频。
  2. 歌曲的歌谱。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4. 钢琴,为学生提供演唱伴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民族音乐《口耳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节奏学习、旋律视唱、歌词学习等环节,学生逐步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在拓展与创作环节,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歌曲进行了配乐和歌词创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个别小组的协作还不够默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

标签: #口耳木教学设计音乐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