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 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 修改润色的概念和步骤。
- 修改润色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 如何在修改润色过程中保持文章的原意。
- 如何提高修改润色的效率。
教学过程:
导入
- 教师出示一篇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文章,让学生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方法。
新课讲授
- 教师讲解修改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修改润色的步骤:审题、审文、审字、审句、审段。
- 讲解修改润色的技巧和方法:
- 审题:明确文章主题,确保文章内容与题目相符。
- 审文: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段落是否分明。
- 审字:修改错别字、病句,确保语句通顺。
- 审句: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 审段:检查段落是否连贯,段落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
课堂练习
- 学生自选一篇作文,按照修改润色的步骤进行修改。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展示与评价
- 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教师点评。
-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修改心得。
-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一篇作文,并撰写修改心得。
教学反思:本次课通过讲解修改润色的概念、步骤、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修改润色的基本技能,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修改效果显著,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存在评价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