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小露珠形成、变化的过程,感受其美丽与珍贵。
- 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引导学生体会小露珠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小露珠形成、变化的科学知识。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露珠的美好品质。
- 难点
- 猜谜语:“水晶珠子帘中挂,花草树木披婚纱,太阳公公一出来,悄悄躲进草丛下。”(谜底:小露珠)
- 展示小露珠在花草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对小露珠的印象。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思考:课文围绕小露珠写了哪几个部分?(形成、变化、消失)
- 小露珠的形成
- 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小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 引导学生理解“夜幕降临”“气温下降”等词语,明白小露珠是在夜晚,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变成的。
- 借助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 指导朗读,读出小露珠形成时的奇妙之感。
- 小露珠的变化
- 分角色朗读 3 - 6 自然段,思考:小露珠都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谁?
- 交流后明确:小露珠来到了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上,分别与它们打招呼。
-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露珠和植物们对话的语句,体会小露珠的可爱以及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
-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通过朗读,感受不同植物对小露珠不同的赞美方式。
- 小组讨论:从这些对话中,你能发现小露珠有什么特点?
- 总结并板书:闪亮、透明、圆润
- 小露珠的消失
- 默读第 7 自然段,思考:小露珠是怎么消失的?
- 理解“蒸融”一词,借助生活中晒衣服变干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小露珠在太阳照射下变成水汽的过程。
- 指导朗读,读出小露珠消失时的不舍之情。
- 引导学生思考:小露珠从形成到消失,它为植物们带来了什么?
- 学生交流后总结:小露珠让植物们变得更加美丽,它虽然生命短暂,但却默默奉献着自己。
- 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露珠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呢?
- 学生举例分享,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奉献精神的可贵。
- 选择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对话,和同桌进行角色扮演。
- 请几组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 布置课后作业: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要体现出它的特点和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悟小露珠默默奉献的精神,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20 分钟)
(四)体会精神,情感升华(10 分钟)
(五)角色扮演,拓展延伸(10 分钟)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露珠的形成、变化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体会到小露珠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方式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奉献精神时,部分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刻,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
标签: #小露珠奇遇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