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敢于开口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清晰地讲述简单的故事或描述事物。
- 通过简单的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自信心,使其能在众人面前自然地展示自己。
- 激发幼儿对语言和表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对象
小班幼儿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克服害羞和胆怯心理。
-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如发音清晰、语速适中、语调恰当等。
- 开展有趣的表演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 难点
- 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独特的个性。
- 色彩鲜艳的故事图片、手偶、头饰等道具。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
- 小奖品,如贴纸、小卡片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 教师戴着一个有趣的动物头饰走进教室,引起幼儿的注意。
-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变成了谁呀?”
- 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简单互动,模仿该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内容是一个小动物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激发幼儿的兴趣。
- 教师展示一幅色彩鲜艳的故事图片,图片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
-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如“小兔子”“草地”“玩耍”等。
- 教师进一步提问:“小兔子在草地上做什么呢?它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小兔子在草地上开心地玩耍”。
- 进行发音练习,教师教幼儿正确发音一些简单的词语,如“苹果”“气球”“妈妈”等,通过反复示范和让幼儿跟读,纠正幼儿的发音。
-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拔萝卜》,同时展示相应的手偶,边讲边操作手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师:“从前,有一个老公公种了一个大萝卜,萝卜长得很大很大,老公公怎么拔也拔不动,怎么办呢?”讲到这里,停顿一下,引导幼儿思考。
- 继续讲述故事,依次出现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等角色,通过不同的声音和语气来表现各个角色。
- 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
- “老公公一个人拔得动萝卜吗?”
- “后来都有谁来帮忙了?”
- “最后萝卜+++了吗?”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记忆力。
- 将幼儿分成小组,分配角色,让他们用手偶表演《拔萝卜》的故事。
- 师:“小朋友们来当小演员,用这些手偶表演《拔萝卜》的故事吧!看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棒!”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提醒他们注意声音、动作和表情。
- 每组表演结束后,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 教师提出一个新的情景,如“森林音乐会”,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
师:“小朋友们,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啦!你们想一想,都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它们会表演什么节目呢?”
- 幼儿分组讨论后,进行表演,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台词,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请小朋友们分组表演你们的‘森林音乐会’吧!老师相信你们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表演心得,给予肯定和鼓励。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幼儿在语言表达和表演方面的表现。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太棒啦!我们一起学习了讲故事,还进行了有趣的表演,大家都变得更勇敢、更会说话啦!”
- 为表现优秀的幼儿颁发小奖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师:“这几位小朋友在表演中声音响亮、动作生动,老师要奖励他们贴纸和小卡片哦!希望其他小朋友也向他们学习!”
- 在班级图书角投放与本节课相关的故事图书,鼓励幼儿在课后自主阅读,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开展家庭小剧场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故事或进行创意表演,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师:“小朋友们,刚才视频里的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语言表达训练(15 分钟)
师:“跟老师一起说,苹——果。”“气——球。”“妈——妈。”让幼儿大声朗读,每个词语读几遍。
(三)故事讲述(20 分钟)
(四)表演活动(20 分钟)
师:“这组小朋友表演得真精彩!声音响亮,动作也很可爱,其他小朋友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
(五)创意表演(15 分钟)
(六)总结与奖励(5 分钟)
教学延伸
通过这堂口才表演课,小班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语言与表演的奇妙之旅,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热爱😃。
标签: #口才表演课小班教案